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实在论的历史研究方法,对梁实秋1938年12月1日正式接编《平明》时发表的《编者的话》引发的“与抗战无关”论论争的过程进行详尽的梳理,对梁实秋担任《平明》主编期间刊载的文章进行分类研究,还原《平明》的历史原貌,从而对当年的那场论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介绍梁实秋的编辑生涯及《平明》的办刊宗旨。第二章“与抗战无关”论的论辩,第一节展示“与抗战无关”论的全部过程,第二节论争者批判色彩较浓的文章的特点:一是断章取义;二是大多数批评者认为,抗战时期根本不存在“与抗战无关”的材料;三是袭用将文学批评上升到政治批判的方法。第三节总结出论争的实质是文学观念的论争,“与抗战无关”是梁实秋文学人性论的张扬。第四节后人对“与抗战无关”论认识的变化,第一是与众不同的评价,金满成,梁佳萝,柯灵都对此问题提出过不同看法。第二是权威文学史对其评价的变化,各种文学史评价的变化恰恰体现了文学史家的文学史观的变化,也反映了对梁实秋及其那场论争的评价,越来越客观,越来越公正。第三章《平明》研究。第一节戏剧专刊研究,第二节散文研究,第三节诗歌研究。《平明》上刊载的文章,是梁实秋征稿标准的体现,是梁实秋文学人性论张扬的表现,而不是如左派批评家们所指责的那样,是蓄意鼓吹“与抗战无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