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演示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观察并总结物理规律,提高学生了解和探索世界的能力。然而,现今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常常忽视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收集资料能力等的培养。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及策略,成为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云南省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云南省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主要工作如下: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对云南省的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很重视演示实验,普遍认为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多数学生会预习实验内容并渴望自己动手演示实验,但教师往往担心课堂失控,几乎是独自完成所有的演示实验,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结合云南省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可以让学生作为主角完成演示实验的观点,并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以及高中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两个方面分析了该观点的可行性;结合云南省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演示实验的难易程度,提出了自主演示实验策略、小组合作演示实验策略和师生共同完成实验策略;最后,以知识点“失重”的情境创设为例,从资料收集、演示实验的表演、展示等几个环节,对比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表演者”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从中发现让学生作为主角完成演示实验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生作为“表演者”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了“楞次定律”、“全反射”、“几种常见的磁场”三个教学案例。在案例的设计过程中,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明确了学生和教师在演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各自的任务和分工,突出了学生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为辅助者的建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