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间电阻率测井的趋肤效应几何因子理论

来源 :青岛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oda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基于感应测井的趋肤效应几何因子理论,将它发展成井间趋肤效应几何因子算法.该文利用感应测井的基础理论,从电磁波方程出发,全面考虑了电磁波在满足轴旋转对称 条件下的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所发生的各种效应,建立了井间电磁测井问题的趋肤效应几何因子理论.该理论把传播论和几何因子概念结合起来,并将非均匀的地层看作是无限多个截面很小、与发射线圈同轴的单元导环.计算另一井接收的电信号时,既考虑了单元环信号,又考虑了单元环涡流间的相互作用(趋肤效应).这一理论简单,应用方便,具有足够的精度,同时应用该理论对几种地质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该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鞭毛虫和纤毛虫在海洋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间的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但其在水母暴发过程中的作用仍然不明。本研究基于2011年春季以及夏季黄东海973专项航次,通过荧
该文首次进行了复配微乳液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硼的研究,填补了应用表面活性剂的特殊性质测定海水中硼的空白,并应用此方法研究了青岛近海及东黄海海水中硼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为了解青岛市大气环境中铅的污染状况,获得实施禁用含铅汽油前青岛市大气环境中铅的背景资料,为正确评价禁用含铅汽油前、后青岛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提供可靠依据,该文于199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的经皮给药技术,利用蜂海绵骨针与脂质体给药系统的协同作用,可以显著增加亲水性和疏水性大分子药物的经皮吸收。我们经由体外与体内透皮实验,证明了蜂海绵骨针与柔性脂质体可产生协同作用,大幅增加透明质酸的皮肤吸收,尤其是在皮肤深层的吸收。经蜂海绵骨针按摩后,每平方毫米皮肤表面可形成850±125个深度为48.6±13.5微米的微通道,这些微通道会持续存在120小时。在此期间,皮肤通道持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