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及自由活动小鼠神经成像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y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研究背景:  大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对生物体的行为活动进行调控,而反过来,生物体的行为活动也直接反应大脑的工作状态。为了了解大脑,研究者不仅要求在活体状态下对神经元进行高分辨率观测,而且也希望生物体在被观测的阶段里,能够进行正常的行为活动。所以,在成像技术不断地提高分辨率和速度等性能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在积极开改进和革这些成像技术手段,使其进行成像时尽可能小的限制被观测对象的行为活动,以求获得最接近生理状态下的大脑活动的信息。  近年来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发展为在被研究动物自由活动下直接观察大脑结构和活动提供了工具。然而,若要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微型双光子显微镜面临诸多挑战,其原因在于双光子成像技术本身有着苛刻的条件要求:  首先,与单光子荧光效应相比,双光子荧光效应的发生概率极小,需要极高峰值功率的飞秒激光作为光源才能得到足有生物成像所需的荧光信号;其次,飞秒激光的传输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主导的过程。为了保证飞秒激光的无畸变传输,传播介质有着严格的限制;此外,在一般的生物样本中,相同平均功率和等效激发波长下,一般双光子所激发的光子数比单光子效应激发的光子数少几个数量级,所以每次需要把全部的激光都汇聚在一个微米量级的点来提高激发效率,所以对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要求更加苛刻,并且为了得到二维图像,通常需要通过逐点扫描的方式进行成像。  所以针对上述双光子成像自身特点,微型双光子显微镜需要需要解决如下几个关键技术难题:  1.如何将飞秒激光有效的导入微型显微镜;  2.如何在微型显微镜内进行扫描/图像重建;  3如何在微型显微镜中进行高质量的激光汇聚,高效激发双光子信号。  4.如何有效的对荧光信号进行收集;  5.如何使整个系统在动物剧烈运动时仍保持稳定;  6.在满足前5项条件下,重量是否足够轻,以致尽量小地对动物的活动造成影响;  课题研究目标:  基于前人对于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研究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开发一系列全新的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系统,并制定更加完善和稳定的自由活动小鼠神经成像方法。  课题研究结果:  首先,本文分需求,制约和配合三个关键点,提出了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设计原则。接着,本文详细汇报了本课题所研制的第一代微型双光子显微镜(FHIRM-TPM1.0)。FHIRM-TPM1.0的优势之处在于:显微镜探头仅重2.15克;具有非常高的时空分辨率(横向0.65μm,轴向3.30μm;40Hz);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一款可以高效的进行GCamP成像的微型双光子显微镜;能够实现超高速随机扫描(random scan)和高达10,000 Hz的线扫描(line scan);FHIRM-TPM1.0在实际的行为学实验中展示出了极高的性能和稳定性:在小鼠进行剧烈的行为活动,比如扭动头部或进行社交行为时,仍可以进行长达数小时的神经元单树突棘水平的成像。  最后,本文介绍了本人目前在研项目,包括:新一代的微型双光子显微镜;全新的高性能微型成像平台—TEACH;Z轴扫描的几种方案;自适应光学微型系统等  结论:  理论方面,归纳了现有微型双光子的技术分类和特点,指出了各技术路线中各指标存在的制约关系,提出了微型双光子显微镜的设计原则。技术方面,本课题所研发的微型双光子显微镜技术克服了先前限制微型双光子应用的多种障碍,实现了高时空分辨率,良好的机械稳定性,以及对应用范围最广的指示剂的有效激发,并进一步研制了全新的高性能微型成像平台。实验方面,实现了在自由活动的动物中单突触水平的长时间成像这一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希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所研发的新型微型双光子显微镜技术能成为神经科学家以及生物医学科学家在动物体内探索健康和疾病机制的重要工具。
其他文献
金银花,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为忍冬科多年生植物,半常绿缠绕性灌木(藤生)。小枝有短柔毛,凌冬不凋,附石蔓延,长蕊,花瓣俱白色,经2~3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环境专业委员会,在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等单位的支持和协助下,于1985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郑州主持召开了植物水分及抗旱生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十四个省
在沈从文作品中,身体不仅是言说的对象,而且是审美传达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此,“身体”成了解读沈从文文学世界的重要维度之一.《边城》的身体诗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的植物、动物生长激素。据报道,它对各种农作物、果树、林木等,以及家畜家禽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且成本低,使用方法简便,对人畜无毒害,对环境不造成污
夏衍的报告文学名作《包身工》,在学界、文坛均已完成经典化论证,但因文本的繁复,确有再解读的必要.夏衍以阶级关系置换社会关系,客观呈现了包身工阶级意识缺失的真实图景;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方言反映民俗,民俗渗透于方言之中.方言与民俗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搜集整理了湖北阳新的婚礼前、正婚礼、婚后礼三类方言婚俗词,并以此为基础,从婚前、正婚、婚后三
崇阳方言“把得”被动句具有句式单一、强施动性和拂意性等特点.另外,被动标记“把得”在崇阳方言中兼具“给予”义、“致使”义、“被动”义和“换做”义,其演变的关键在于
爱情无法安放,这是1980年代小说情爱观叙事的一种内蕴.一直以来,对于1980年代小说情爱观的研究,关注最多的是情爱观的嬗变,而不是情爱观的内蕴.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1980年代
文献采摭是总集编撰的基础.作为明诗总集的代表性文本,《明诗综》在诗选和诗话两个主体内容方面呈现出其文献采摭的视野与方法,体现了朱彝尊博综的学术旨趣.《明诗综》诗作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