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架支模/无黏结预应力井式梁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zl90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工程“硬架支模”就是在主体工程施工中,把以往的先浇筑圈梁混凝土,拆模后再硬找平、软坐浆,随后安装空心板,改进为先支设模板,安装空心板,然后再浇筑圈梁混凝土,把混凝土的施工由空中操作改进为平面操作施工。此方法不仅施工方便,更因为板端混凝土与圈梁混凝土的一次浇筑,空心板及端头钢筋与混凝土的紧密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砖混结构主体工程观感质量较差的问题,是消除空心板“顺板裂缝”、“砌体温度缝”、“天棚空裂”(板底不平、粉刷过厚)等“建筑质量通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的观感质量光滑平整,消除了混凝土“倒邦胀模”、“跑浆”等外观粗糙不平整的现象,并且优化和减少了工程施工程序。 预应力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不增加造价的情况下提高施工质量和房屋的可靠性,有着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被建设部列为我国建筑业“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之一,但目前该技术的推广速度比较慢,特别是在我国内陆地区,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尚未掌握该技术,影响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健康发展。 本文结合一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其硬架支模和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以后的同类或相近工程提供参考。 1.研究预应力井式梁的设计方法和材料的技术要求。 2.建立预应力井式梁设计和施工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较好的施工方法。 3.建立相应的预应力井式梁的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方法。 4.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预应力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技术。
其他文献
传统结构主要有梁、柱、板、墙、壳、索等构件,大地震作用下,结构某些构件吸收大量地震能量而进入弹塑性状态甚至屈服、破坏,从而导致结构震后无法修复甚至直接倒塌。阻尼器是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结合《桥规JTGD62-2004》和《桥规JTJ023-85》,对公路桥梁墩台盖梁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改变的基础上,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选择合适模型和单元类型,对
目前关于工字形柱弱轴方向连接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表明传统弱轴连接节点存在较多问题,我国现行规范对弱轴连接节点也缺乏实质性的指导。针对这些问题,长安大学卢林枫副教授发明
本文对无网格法这一新的数值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对某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将无网格法应用于弹性薄壳的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对无网格法的数学
土壤地下渗滤处理系统不仅能有效、经济的净化水质,而且能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物、生态工程技术。它非常适用于无法接入城市排水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重要的桩基础,由于具有桩身强度高、抗弯抗剪性能良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在武汉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可靠度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得较少
学位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与渗透性聚合砂浆结合是一种新型加固材料。其中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强度高、不生锈、运输及施工方便;聚合砂浆为无机材料,与混凝土材料粘结性能良好,耐久、耐高温
轻质钢筋混凝土夹芯板建筑结构体系是适应我国墙改政策、可以完全取代砖混体系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其按有无骨架可分为有骨架体系和无骨架体系。本文仅对无骨架密肋钢筋混凝
土木工程结构常因年久失修、荷载增加或使用功能变更等多种原因需要加固补强。众多使用时间长,混凝土碳化比较严重的工业厂房结构,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荷载增加,需要在结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