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溢油事故已经成为危害海洋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各不相同的溢油情况来说,除了单一油种的泄露之外,还有混合油种的溢油情形。虽然我国也已开展了溢油指纹的研究,但鉴别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溢油指纹库建设方面。如今,大部分海上溢油的鉴别研究是以单一原油特性为主的,而关于混合原油特性鉴定的研究极为少见。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一难题,对原油中多环芳烃的荧光特性在混合原油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海上溢油中混合原油的鉴定提供一个技术支持。实验采集了阿联酋、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伊拉克、大庆5种原油样本,采用恒波长同步荧光法对油样的荧光特性进行检测分析。根据5种单油中荧光特性强弱的差异,确定沙特阿拉伯-大庆,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大庆-阿联酋,马来西亚-阿联酋、阿联酋-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拉克相互混合作为风化前的6组混油样品,并在4个特征波长下(304±1nm、334±2nm、354±2nm、388±3nm)考察了混合比例对荧光强度变化的影响。马来西亚-沙特与阿联酋-伊拉克这两组混油的荧光强度与混合比的线性相关最显著,沙特-大庆这组混油的线性相关次之。因为沙特-大庆与阿联酋-伊拉克这两组混油的正构烷烃分布与混合比例线性相关最好,故确定风化油样也为沙特-大庆与阿联酋-伊拉克这两组混油。通过30天短期风化实验,探讨了风化对不同混合比油样的荧光特性变化的影响。沙特-大庆混油:风化前10天,不同混合比油样的荧光强度变化范围在20.3%-30.4%之间,之后20天的风化期间,混油的荧光强度变化范围小于13.6%。不同混合比油样的荧光特性各自受风化影响不大,通过各自的30天风化荧光强度均值的对比可知,风化后的混油荧光强度是随着单油荧光特性强的组分增加而增强的,这与风化前混油的荧光特性随混合比变化的规律一致。阿联酋—伊拉克混油:原油混合比为阿联酋:伊拉克=3:1/2:1/1:1时,整个风化期间的荧光强度变化范围小于11.3%。而在阿联酋:伊拉克=1:2与1:3时,风化前10天其荧光强度变化范围在16.8%-22.5%之间。风化后20天,混油的荧光强度变化范围小于11.3%。风化后的混油荧光强度依然是随着荧光强的单油的组分的增加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