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醋液和生物炭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为探讨生物质醋液的除草增效作用,对土壤酸碱度和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以及炭醋混合使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方法】(1)添加不同浓度的FGM673、有机硅408、FGM683和OP10乳化剂,测试不同时间对竹、木、秸秆醋液表面张力的影响。(2)在试验田中注入木醋液原液、100倍稀释液和作为对照的水,调查土壤p H值的变化。(3)盆栽试验将玉米种子浸泡在不同浓度的木醋液中,其稀释倍数分别为500,400,300,200和100。每组使用30 m L浸泡液和50粒玉米种子,6天后分别算得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4)设立2组对比试验共10个处理区进行研究:1)将竹粉和竹炭以7:3的固定比例混合后,分别以0、10、20、30、40、50%(重量)加入到原始土壤。2)竹粉和竹炭分别按照10:0、7:3、5:5、3:7、0:10比例混合后,将以固定30%的重量添加到原始土壤中。(5)进行盆栽试验,CK,BC,WV和BCW分别表明蒸馏水,生物炭,木醋液及生物炭和木醋液的组合处理。测试对黄瓜株高、根长、根体积和根尖的影响。【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如下:(1)农用助剂降低生物质醋液表面张力的效果FGM673>有机硅408>FGM683>OP10乳化剂;助剂的最合适的浓度选择为0.1%-0.2%;农用助剂对木醋液的表面张力影响效果显著;混合液最合适在3h内现混现用。表面张力的降低为其除草增效提供可能。(2)不同浓度木醋液喷施到土壤后,处理区的土壤p H值下降到5.0左右,但在2周后升至6.0左右,并在1个月后恢复到原始土壤p H值,对土壤酸碱度没有长期影响。(3)稀释倍数为300,发芽率为35.9%。如果稀释的倍数较低,则出现抑制,最佳稀释倍数为400-200。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对水培玉米幼苗的地上长度和干重有影响。(4)两组试验苗箱的栽培重量均显著下降,最大含水量均显著上升,p H值和EC均显著上升(p<0.01),总碳、总氮浓度和C/N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影响,水稻的幼苗生长无显著抑制效果。(5)添加木醋液的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其株高,根长,根体积和根尖分别为29.7%,117%,121%和76.1%。生物炭和木醋液的结合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有前途的肥料。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心脑脉康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髙密度脂蛋白(HDL)、C反应蛋白(CRP)、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
为了减少光伏电站对耕地的占用,集中式的大型光伏电站多建在沙漠、丘陵和山地,光伏组件表面的灰尘覆盖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发电效率。目前市场上较成熟的光伏清洁设备对光伏组件的铺设环境及光伏电站的场地平整度要求较高,而且普遍采用水清洁。针对市场上光伏清洁设备无法适用于地形平整度较低的光伏电站,本文设计了 一种大型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清洁车。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及技术要求确定了清洁车的总体方案和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研究
本试验以正在推广的小麦品种泛麦803和泛麦8号、新培育的小麦新品系紫选39和已不再推广的品种阿勃、洛夫林10号、辉县红为试验对象,用3.0×20mm、2.5×20mm、2.3×20mm的3种
赤拟谷盗属鞘翅目拟步甲科,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储粮害虫。本文以赤拟谷盗为研究对象,针对在实际热处理杀虫过程中存在的亚致死高温短期驯化现象,深入研究赤拟谷盗各虫态以不
西瓜是高需肥作物,但过量施肥造成的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给嫁接西瓜生产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南瓜类型砧木品种‘思壮7号’为砧木,小果型西瓜品种‘拿比特’为接穗,通过
第一部分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增生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可能发生机制的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胆管炎和胆管狭窄局部微环境的变化,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后发生胆
探讨冬小麦叶绿素、花青素以及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估算方法,为实现冬小麦叶绿素、花青素和叶面积指数的高效、无损、大面积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陕西省关中地区冬小麦为
目的检测KIAA1199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经病理确诊的胰腺癌组织及其中20例可获得的癌旁胰腺组织,进行免疫组织
研究目的: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是一种新发现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这种修饰是蛋白质酰化作用的一种重要类型,已在多种生物中被发现,并参与了一些重要的代谢过程。但其在疾病
田鼠巴贝斯虫(Babesia microti)是一种专性寄生于红细胞内的顶复门原虫,其分布广泛,可感染人以及小型啮齿动物。人感染后往往伴有高寄生虫血症,严重时会导致死亡,目前尚未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