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NT-proBNP、D-二聚体、ST2其水平高低与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是否可提高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性比例约占62.8%,女性比例约占37.2%,年龄范围在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61.63±9.172岁,将血清NT-proBNP、D-二聚体、ST2、肌钙蛋白、心肌酶CK-MB、动脉血氧分压、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沉、尿酸、动脉血收缩压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将43例APE患者分为A组(n=17,非大面积肺栓塞组)、B组(n=26,大面积肺栓塞组),再将B组分为B1组(n=11,大面积非溶栓组)和B2组(n=15大面积溶栓组),并检测治疗前后3个月的血清NT-proBNP、D-二聚体、ST2、肌钙蛋白I、动脉血氧分压。再根据不同预后将43例APE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C1组)、预后不良组(C2组)。结果1.APE患者中大面积肺栓塞患者(B组)血清中NT-proBNP、D-二聚体、ST2水平显著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治疗3月后,预后不良组(C2组)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NT-proBNP、D-二聚体、ST2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C1组)的急性肺栓塞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各项生物学指标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相关性分析可得:NT-proBNP、D-二聚体、ST2、肌钙蛋白、动脉血氧分压、动脉收缩压与APE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肌酶CK-MB、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尿酸、血沉与APE患者预后均无相关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D-二聚体和ST2三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AUC=0.835,大于任何单独检测急性肺栓塞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NT-proBNP、D-二聚体、ST2是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其数值越高,预后越差。2.血清NT-proBNP,D-二聚体、ST2三者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比任一单独指标评估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且比两两联合比较敏感度及特异性高,但加入肌钙蛋白四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