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全球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loud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孢子菌是一种可以引起人体浅部及深在部位感染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肿瘤患者中毛孢子菌感染的发生率约为8/1000。诱发毛孢子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器官移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外伤、使用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医疗设备等。毛孢子菌病有多种感染类型,包括浅表皮肤及毛发的感染、夏季过敏性肺炎、慢性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播散性感染、菌血症等。毛孢子菌感染常常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真菌感染,其治疗仍很棘手,死亡率高达53%–80%。  毛孢子菌属种类繁多,不同菌种的毛孢子菌致病特点有所不同,其中阿萨希毛孢子菌被认为是引起深部毛孢子菌病的主要病原菌。近20年在免疫缺陷及免疫受损患者中发生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也有免疫正常者发生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的少见报道,这些报道都局限于个案及少数病例的报道,目前全面分析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转归等方面的研究非常少。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全球近20年所报道的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诱因、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药物的选择及预后情况。  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中1996-2015年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的文献病例报告及病例系列报告,从中提取病例的发病时间、研究地区、基本人口学资料、可能发病诱因、基础疾病类型、感染类型及感染部位、标本来源、菌种鉴定方法、药敏试验结果、治疗药物的选择及转归情况等信息并进行分析。  结果:  1.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发病率、地域分布、性别及年龄)  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病例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996-2000年共3例,2001-2005共22例,2006-2010共28例,2011-2015共29例);本研究纳入的82例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患者,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均有分布,以亚洲分布最多(55/8267.1%),且亚洲患者主要集中于日本、印度(32/5558.2%),其他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分布最多(10/2737.0%);82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29例,10例患者性别未报道;发病年龄0-86岁,平均年龄34.0±26.4岁。  2.临床资料(包括危险因素、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标本来源及菌种鉴定方法)  多数患者存在诱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抗生素使用者最为多见(39/8247.6%),其次为侵入性医疗设备使用者(33/8240.2%)及实施化疗者(19/8223.2%);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类型多样,其中血液疾病(23/8228.0%)(19例为白血病,占血液疾病患者的82.6%)、糖尿病(13/8215.9%)、早产儿(10/8212.2%)为最常见的三大基础疾病类型;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不同感染类型而异,全身各脏器系统均可累及,其感染类型多样,以菌血症(28/8234.1%)、播散性感染(15/8218.2%)、泌尿系感染(11/8213.4%)最为常见;82例患者的多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阿萨希毛孢子菌,其中血液(37/8245.1%)、尿液(31/8237.8%)、皮肤标本(13/8215.9%)中分离出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最多见;82例患者菌种鉴定最常使用的方法为形态学方法联合生理生化学方法(54.9%)。  3.治疗及转归(包括体外药敏试验、临床用药选择、死亡率)  82例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患者中,38例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1996-2005年有15例,其中8(53.3%)例患者体外药敏试验最敏感的药物为两性霉素B,2006-2015年有23例,其中19(82.6%)例患者体外药敏试验最敏感的药物为伏立康唑;82例患者中20人使用了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治疗,15人使用了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两组抗真菌药物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所致的死亡率因不同的感染类型而异。浅表感染、夏季过敏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的死亡率较低,在0-16.7%之间,菌血症死亡率为35.7%,播散性感染死亡率最高,达53.3%。  结论:  1.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且主要分布于亚洲;  2.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主要发生于免疫缺陷或免疫受损患者以血液疾病尤其是白血病,糖尿病及早产儿最为多见,少数健康人亦可患病;  3.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不同感染部位及感染类型而异,全身各脏器系统均可累及,感染类型以菌血症、播散性感染、泌尿系感染最多见;  4.三唑类抗真菌药(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可作为临床治疗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5.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患者预后因不同感染类型而异,若为播散性感染及菌血症者死亡率较高。
其他文献
纵观历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一是创作书体依然以行草书为主,以小字多字为主,这是扇面书法的形制和功能决定的.相较于其他书体,欹侧飞动、飘逸萧散的行草
期刊
当前展览中扇面书法创作存在以『量』角逐的现象,一是单件作品字数增多,二是组扇的数量增加.逐『量』现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作主体技法水平的提升,丰富了扇面书写形式.书写
期刊
扇子从实用的障扇、芭蕉扇、羽毛扇,逐步演进到以团扇、折扇为主,在渐进过程中不断提升文化的象征与特质,而当代『展厅化』『卷轴化』的扇面展出形式,对传统意义的扇文化形成
期刊
以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展为例,可窥见当代扇面书法创作形式之一斑.在制作工艺方面,主要包括打格、背景图画、纸张做旧、美术字等装饰性元素.颜色方面,主要包括用纸颜色和
期刊
当代展览对扇面书法创作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了形式至上的不良风气,为此,笔者有几点想法:一是从数量上可将扇面分为两部分,即竖式组合扇面和独立成扇.由于竖式组合扇
期刊
多扇面组合的出现使得扇面书法的篇幅大为增加,审美空间更为广阔,观众欣赏的角度也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趋势决定了书法扇面形式在突破传统的同时,也势必迎来一些新的挑战
期刊
扇面书法的创作,我们决不能忽视其载体对书法审美的影响,扇面书画的创作,古来有之,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来看,扇面的创作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书法或绘画的独立创作,对扇面的审美与
期刊
谈到当代扇面书法创作,一个重要的转变即是『书扇分离』,扇面书法脱离扇子作为独立的艺术品而展示于展厅,人们对扇面书法的欣赏也不再是以传统『把玩』的方式而展开.这种展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