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聋教育史上关于聋校语言教学法的“手口之争”延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而聋人书面语的掌握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要让聋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书面语,应兼取各种教学法之长,扎扎实实搞好聋校语文识字教学。探讨聋校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从汉字文化视角解决聋生识字问题,对聋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字、了解汉字文化,更好地掌握和使用书面语,更好地用汉字与人沟通交流、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查阅资料和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工具是自我编制的以聋校识字教学和汉字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调查问卷,调查研究的对象是青岛市中心聋校和崂山区、胶州市、胶南市、即墨市、莱西市、平度市特殊教育中心共七所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聋校对识字教学不够重视,聋校教师们致力于研究口语教学法和手语教学法,却忽视了识字教学的研究,聋校识字教学质量低。2.聋校识字教学中,教师大都把汉字当作简单的信号处理,很少有人注意到汉字文化的特点及对聋生识字的影响。教师不注意培养聋生的情感,没有对他们进行文化熏陶和知识教育。3.聋校语文识字教学没有结合汉字的构造规律和聋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不能满足聋生阅读写作的需求,不能兼顾聋生的实际需要和他们未来发展的需求。4.聋校中部分语文教师对识字教学的方法了解不够,只凭以前的经验教学,不利于识字教学改革和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5.聋校的语文教师不能经常地对识字课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不能及时地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与不足,不利于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就以上结论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根据聋校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及其原因,提出几点建议:第一,转变观念,重视聋校识字教学;第二,提高认识,探究聋生识字规律;第三,走进传统,挖掘汉字文化意蕴;第四,整合资源,激发聋生识字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