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研究了洋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生活型特征、药用部位及功效,并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和测度了陕南不同立地条件下药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分析了不同立地条件下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和不同生活型物种多样性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药用植物种类组成洋县药用植物共计84科23亚科195属245种。被子植物(Angiospermae)73科182 属 229 种;裸子植物(Gymnospermae)3科5属5种;蕨类植物(Pteridophyta)8科8属11种。单种科和单种属均占比例最大,所含种数中,寡种科和单种属最多,寡种科将近研究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一半,而单种属达一半以上。不同立地条件药用植物分布不同,南部浅山丘陵区41科6亚科65属68种;东部山地区54科13亚科99属114种;北部山地区75科17亚科164属191种。从生活型方面分析,乔木类药用植物21科7亚科37属50种;灌木类26科7亚科42属51种;草本类54科11亚科122属144种。(2)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不同立地条件药用植物丰富度指数表现为北部山地区>东部山地区>南部浅山区。各类生活型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北部山地区>东部山地区>南部浅山丘陵区;其中,南部浅山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东部山地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北部山地区草本层最高,灌木层、乔木层相同。从生活型来看,各类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北部山地区>东部山地区>南部浅山丘陵区;均匀度指数灌木层和草本层均表现为北部山地区>东部山地区>南部浅山丘陵区,乔木层则表现为东部山地区>北部山地区>南部浅山区。各立地条件各类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略有不同,表现为南部浅山丘陵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东部和北部山地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草本层更具多变性,能适应不同的生境变化,其多样性最高。总体而言,不同立地条件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北部山地区>东部山地区>南部浅山丘陵区,即表现为海拔越高物种多样性越高的规律。(3)药用部位及其药效分析根及根茎类和全草类的药用植物是主要的植物类群,分别占33.5%、33%,其中具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水功效的药用植物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