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筹划理论视角下的邦索尔神父《红楼梦》英译本本源文化概念翻译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古典巨著,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红楼梦》已经有多种英译本。其中,由英国的邦索尔神父于20世纪50年代所翻译的英译本是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翻译的两个英译本问世之前世界上第一个一百二十回全译本。该译本由邦索尔神父独自完成,译文体例完整,包括特殊术语注释、出版说明、译者前言、目录、正文注释和附录;邦索尔神父坚持紧扣原文的原则,并尽可能考虑到了文化差异给读者带来的种种困难和疑惑,充分体现了译者的苦心。在没有参照图书资料和没有与其他学者探讨的情况下,邦索尔神父完成的译本对《红楼梦》翻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译者对《红楼梦》和中国文化的传播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作者旨在通过何元建博士的概念筹划理论,以邦索尔神父翻译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全译本为蓝本,研究译者对小说中习语、礼俗和宗教这三类本源文化概念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和对其分布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凌冰以杨宪益夫妇译本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此进一步验证何元建的概念筹划理论。首先,作者对《红楼梦》中的习语、礼俗和宗教这三类本源文化概念做了详细地论述,并运用何元建提出的在认知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移植、释义、替代、删除四种翻译策略对这三种本源概念的处理方法及其分布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其次,本文通过对邦索尔和杨宪益夫妇两个译本中译例对比分析,指出了译者在处理这三种本源文化概念时所采取翻译策略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并试图发掘其可能的原因。文章最后在研究邦索尔神父英译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译者除了采用何元建提出四种策略来翻译小说中的本源文化概念以外,所运用的其它翻译方法。本文对邦索尔英译本的探索丰富和拓宽了《红楼梦》的翻译研究,对《红楼梦》中文化因素的翻译和概念筹划理论的研究也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国际学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英文研究性论文的重要作用在中外学术界已得到普遍肯定,并有效促进了中外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熟悉英文研究性论文的体裁结构与语言表
本文针对循环水冷器的泄漏现象,从腐蚀机理、腐蚀类型以及腐蚀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及对其他炼油厂的水冷器腐蚀失效的了解,我们认为循环冷却水水质、温度、流速以及
介绍了细水雾灭火系统在舰船上的应用优势和可行性。以泵组式细水雾系统为例,阐述了该系统应用于舰船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