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促进剂调控下的RAFT聚合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A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在过去十年中发展迅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通过增长自由基对含硫羰基化合物(一般为双硫酯)的链转移,实现聚合活性。当采用黄原酸酯作为链转移剂时,这样的RAFT反应对于调控脂肪酸乙烯酯类单体的聚合更为有效,一般又被称作MADIX反应。在RAFT聚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双硫酯试剂,一般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而本论文引入了一种工业用硫化促进剂,即过硫化二异丙氧基甲硫酰(DIP),来调控醋酸乙烯酯和叔碳酸乙烯酯I(VNDc)的聚合。DIP是一种双官能化的四硫黄原酸酯,而VNDc则是一种带有高度支化侧链结构的功能性单体。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DIP在醋酸乙烯酯和叔碳酸乙烯酯的聚合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RAFT试剂的前驱体。在DIP的调控下,聚合体系的分子量逐步增长且分子量分布始终较窄,体现出一个较好的活性聚合特征。在反应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一段相当长的诱导期,而在诱导期结束后,聚合开始进行,聚合物分子量与转化率基本呈线性关系。2)我们通过对DIP存在下醋酸乙烯酯聚合的详细研究,给出了关于诱导期形成的原因和诱导期内所发生反应机理的详细解释。通过色谱、质谱、核磁等表征手段,我们确信在诱导期内,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自由基反应,由DIP产生了三种含硫化合物,分别为1,3-二硫-2-氧-4-乙酰氧基戊环、双异丙基黄原酸酯和S-异丁腈基-O-异丙基黄原酸酯;而后两种可以作为RAFT链转移剂参与到醋酸乙烯酯的聚合中去,其中占主体部分的双异丙基黄原酸酯因调控能力较差,并不是起主要作用的RAFT试剂。反而在诱导期中形成较少的S-异丁腈基-O-异丙基黄原酸酯在之后的聚合过程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这些都与离去基团的离去和再引发能力有关。3)以带黄原酸酯端基的聚醋酸乙烯酯为大分子链转移剂,采用嵌段聚合方法,通过改变单体比例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明确的聚醋酸乙烯酯-聚叔碳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利用叔碳酸乙烯酯链段的疏水性和抗碱性,在温和的条件下选择性水解,合成了带聚乙烯醇结构的两亲性聚合物。引入一系列的测试方法,如动态光散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差热分析等,对水解前后聚合物的性质予以表征。实验表明,一定嵌段比的聚醋酸乙烯酯-聚叔碳酸乙烯酯在选择性溶剂丙酮中能形成稳定胶束;同时得到证实的是水解前后聚合物所产生的相分离现象。
其他文献
对1994-2003年我国中文体育类期刊有关羽毛球运动的科研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0 年来我国羽毛球科研论文的数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研究成果的质量不断提高,但科研方法
脐血干细胞为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选择,与外周血及骨髓干细胞相比,脐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低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病率、低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及疾病复发率具有明显优
目的:比较两种失活剂失活牙髓的效果。方法:将240颗急性牙髓炎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非砷类失活剂,对照组用砷类失活剂。结果:两种牙髓失活剂的失活效果
矿体赋存于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组第三岩段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段中,矿体顶底板围岩为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或含磁铁石榴斜长片麻岩及石榴斜长片麻岩。走向近东西,或北西西向,
参考文献,讨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辨证论治规律,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中医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
长期以来,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学者感到棘手的问题,1981年Beer及Taylor创立了对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免疫学新疗法。其后许多临床实践证明,疗效可达72%~100%,
青霉素是β-内酰胺类抗菌素。由于它的基本化学结构,与它的抗菌作用、保管、配伍、使用都有密切的关系。青霉素的水溶液随温度、PH、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使用过程中必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的著名口号"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是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由实证主义转向相对主义的标识性宣言,代表的是绝对的相对主义历史观。贝克尔错误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