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蛋白浓度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i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死亡率却占40%,提示其预后极差。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脏疾病患者生活预期值的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对临床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国外有研究表明,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低蛋白血症是常见的伴随病理生理过程,并且是心源性肺水肿发生的常见诱因。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伴有低蛋白血症的发生。 目的: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血清白蛋白浓度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入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2005年6月~2008年6月住院患者820例,其中病例组(慢性心力衰竭组)391例,对照组(非心力衰竭组)429例,分别收集两组的资料,包括体格检查、相关行为生活方式、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等相关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血清白蛋白浓度作为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危险性参考指标的最佳界值。 结果: 在单变量分析时,慢性心力衰竭组的血清白蛋白浓度明显低于非慢性心力衰竭组(P<0.001);且按心功能分级分为亚组后,亚组间比较血清白蛋白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白蛋白浓度与LV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341,P<0.001)。血清白蛋白浓度作为连续性变量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OR值为0.822(95%CI:0.701~0.964);通过ROC曲线获得的血清白蛋白浓度作为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危险性参考指标的最佳界值为40.35g/L,灵敏度为0.629,特异度为0.770,曲线下面积为0.759(95% CI:0.727~0.792)。以此界值划分血清白蛋白浓度为二分类变量,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OR值为0.289,(95% CI:0.091~0.913);把血清白蛋白浓度四等分后,随着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升高,各等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依次为79.4%、53.5%、37.3%、19.8%(趋势X2检验,P<0.05)。 结论: 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浓度作为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危险性参考指标的最佳界值为40.35g/L。
其他文献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清明期间,本该是个踏春的好时节,可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
期刊
[目的]肝脏是合成和产生许多凝血物质的场所,除纤维蛋白原(Ⅰ)、凝血酶原(Ⅱ)的合成外,还产生凝血因子Ⅴ、Ⅶ、Ⅷ、Ⅸ、Ⅹ、Ⅺ和Ⅻ。不论是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细胞均受到不同程度
目的: 运用64螺旋CT(MDCT)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观察对比肝外胆管癌7mm及1mm重建图像对肝外胆管癌病变的诊断能力,探讨MDCT增强检查及薄层重建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
特约主编:象山县科技局局长张建森■主编观点:象山县合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今年以来,象山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科技强县战略和强海兴县战
目的: 评价并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IDr)联合阿糖胞苷与标准DA(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第一疗程的疗效及毒副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
入冬的北京,已是寒意袭人;然而,在中国美术馆内,“新时代·新广西·新画派——漓江画派作品大展”给严寒中的北京带来一股温暖的南国田园风,也引起了美术界对“漓江画派”迅
1.引言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无数的科技成果推动着计算机网络计算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和推广,而传统老旧的营销模式也面临着迫切改革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下,新型销售方
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健康人群颈动脉血管超声等指标的横向分析及随访观察研究了包括IMT在内的11项血管指标随增龄发生的变化。 方法: 03年从沈阳市8个社区筛选出
由于速写与水墨的工具材料等不同,因而中国山水画在由速写到水墨的转换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困惑之处,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体验,浅析转换中遇到的三个困惑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