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是我国柏科树木的毁灭性蛀干害虫,属东亚特有种,给我国的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对我国的林木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的重点是研究侧柏挥发物对双条杉天牛趋性行为的影响及可能原因,为双条杉天牛引诱剂的研究开发及综合治理提供依据。对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双条杉天牛出孔与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温度过低,双条杉天牛停止出孔;对于树高7m以上的树,主要危害侧柏基部的1-3m的主干部分,3m以上基本不受害;双条杉天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抱合才能交尾,交配对象不专一,雌雄成虫均可以多次交尾,交尾时间长短不一,平均3.2min/次;飞行时对蓝色和绿色较为敏感,爬行时对黑色较为敏感。利用改进了的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法,对受不同程度机械损伤侧柏木释放的挥发物进行了采集粗提,通过热脱附冷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CT-GC/MS)进行了提取分析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粗提物中共得到15种可能为有效成分的物质,其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罗汉柏烯、柏木脑及树脂酸;侧柏在不同机械损伤状态下,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是有一定差别的。Mycene(月桂烯)、α-Terpinene(α-萜品烯)、3-Thujene(3-柠烯)在诱饵木中被大量的释放。γ-Terpinene(γ-萜品烯)、α-Pinene(α-蒎烯)在诱饵木中释放量减少。利用触角电位仪测定的试验结果表明:双条杉天牛对Terpinene(萜品烯)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大,其次是Pinene(蒎烯)和Thujopsene(罗汉柏烯)。大部分的单体化合物对双条杉天牛的触角电位反应活性在原液的液体石蜡溶液的1/10浓度以下呈正相关关系。天牛雌雄成虫对不同单体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没有显著差异。利用Y型嗅觉测定仪测定了双条杉天牛成虫不同浓度单体化合物的行为反应,发现不同单体化合物在不同浓度时表现出的生物活性不同。Limonene(柠檬烯)的1%溶液,Thujopsene(罗汉柏烯)的1%溶液,γ-Terpinene(γ-萜品烯)的10%和1%溶液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将不同种单体进行混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单体进行混配时β-Pinene(β-蒎烯)与γ-Terpinene(γ-萜品烯)、3-Carene(3-蒈烯)、α-Pinene(α-蒎烯)、Limonene(柠檬烯)进行混配,以及γ-Terpinene(γ-萜品烯)与3-Carene(3-蒈烯)、α-Pinene(α-蒎烯)进行混配的差异显著。但Limonene(柠檬烯)与γ-Terpinene(γ-萜品烯)、α-Pinene(α-蒎烯)混配效果不好。三种单体进行混配,β-Pinene(β-蒎烯)、3-Carene(3-蒈烯)与γ-Terpinene(γ-萜品烯)、α-Pinene(α-蒎烯),3-Carene(3-蒈烯)、γ-Terpinene(γ-萜品烯)与α-Pinene(α-蒎烯)混配差异显著。其中3-Carene(3-蒈烯)与γ-Terpinene(γ-萜品烯)、Limonene(柠檬烯)两种混配,3-Carene(3-蒈烯)、γ-Terpinene(γ-萜品烯)与α-Pinene(α-蒎烯)三种混配差异极其显著。对不同方法提取得到的侧柏挥发性物质的粗提物进行了的触角电位测定和行为测定,确定了利用水蒸气蒸馏、旋转蒸发蒸馏、超临界萃取三种方法进行侧柏挥发油的提取,并通过试验得到旋转蒸发仪萃取的最佳方法为:在木屑:水:乙醇=1:4:4;50℃温度;0.1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提取90min的提取率最高。在试验材料的选择上,选择刚采伐下的侧柏木屑进行提取效果最佳。野外试验证明利用水蒸气蒸馏技术和减压蒸馏技术得到的粗提物与单萜(按一定比例进行混配)混配得到的物质的诱捕效果较好,诱芯的有效的距离至少是50m,有效时间大约是20天。诱芯的有效成分应为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γ-萜品烯(γ-Terpinene)、柠檬烯(Limonene)、3-蒈烯(3-Carene)等单萜与倍半萜罗汉柏烯(Thjopsene)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