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能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使得开发利用可再生新能源迫在眉睫。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具有环境友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点,然而其间歇性、波动性等缺点,决定了其规模化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作支撑。全钒液流电池具有成本低、高效率以及能深度放电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全钒液流电池(VRB)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综述了VRB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研究了其正负极电极材料的性能,以及由多级液流通道组装的5 kW级VRB电堆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以柚子皮为生物质原料制备了多孔碳(PC)作为VRB的催化剂。制备的PC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882.7 m2/g),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以及P掺杂缺陷。玻碳(GC)电极经过PC修饰后,提高了VO2+/VO2+在GC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与GC电极和石墨修饰的玻碳电极(G-GC)相比,PC-GC电极具有低的峰电位差(66mV),高的氧化峰电流密度(17.1 mA/cm2)和还原峰电流密度(15.0 mA/cm2)。由PC修饰的石墨毡电极(PC-GF)作为正极材料组成的VRB (PC-GF-B)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60 mA/cm2时,其平均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分别为82.7%和80.1%,与原始VRB (GF-B)相比,分别增加了大约3.8%和3.4%。2、通过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在石墨毡电极上沉积了微米锑(Sb)颗粒作为全钒液流电池负极V3+/V2+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仪(EDS)、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了所制备的Sb颗粒修饰石墨毡电极(Sb-GF)的物理性能。通过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EIS)、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Sb颗粒对负极反应具有很好的电化学催化活性。在电流密度为60 mA/cm2时,由Sb-GF作为负极组成的VRB (Sb-GF-B)的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分别为87.6%和84.6%,远远大于原始VRB (GF-B)的效率。即使电流密度增加到100 mA/cm2时,Sb-GF-B的电压效率仍保持在79%,与GF-B相比,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3、设计了一款具有多级液流通道的液流框,并通过商业的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Star-CCM+分析了电解液在液流框和电极表面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此液流框具有很好的流体分配性能。在此液流框的基础上,组装了5 kW级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堆。该电堆具有优越的性能,当电流密度为60mA/cm2时的平均输出功率为5.5 kW,库伦效率和能量效率分别达到93.9%和80.8%。该电堆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均一的电压分布,在电流密度为80 mA/cm2,充电状态(SOC)为20%,80%和放电状态(SOD)为80%时的电压标准偏差分别为16.48,16.46和23.62 mV。5 kW级电堆性能的研究对促进VRB的商业化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