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lenium可视化的自动测试框架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nami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Web测试的重要性开始逐渐体现出来。Web自动化测试拥有一个广阔的市场,近些年随着自动化测试的发展,测试框架开始变得流行起来。本课题从实际项目的需求实践中提出,旨在提高项目的测试效率,降低自动化测试脚本和用例的编写难度。本文研究了基于Selenium可视化的自动测试框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自动化Selenium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应用,以及TestNG测试框架和ReportNG报告模板的特点,分析了使用Eclipse搭建开发环境的步骤和关键点。其次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从业务、功能和非功能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需求,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给出了基于Selenium可视化的自动测试框架的架构设计,包括实现Web页面元素的二次封装的框架核心(Framework core);实现对项目业务逻辑封装的业务逻辑(Business logic);结合框架核心与业务逻辑实现用例编排与管理的测试数据(Data);实现测试结果的呈现和邮件推送的结果展现(Result)。进而基于Selenium WebDriver和ReportNG进行了二次开发封装,对Web页面上的控件查找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可视化的效果,包括利用Selenium对页面中的控件进行二次封装;运用Java的反射机制完成框架核心代码的编写,实现页面可视化的自动测试;使用Java对Excel的测试数据进行读取及格式转换;利用ReportNG对测试结果的展现进行封装,完成对结果的图表展现,实现汇总结果的页面展现和邮件推送。最后通过对EOMS系统的自动化测试应用,对开发出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进行了实际的应用,并对框架的应用的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目前,自动化测试框架已在EOMS、MIS和BHZ等项目中使用,运行的结果表明,自动化测试框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扩展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覆盖率,有效地降低了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
其他文献
根据辽宁省湿地现状,在总结湿地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湿地保护对策。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形成、生成或建构过程是学生产生能力与素养的根本途径。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形成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定律。本文剖析了基础教育课
本文对1999年度广西北海市区食品生产经营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的携带情况进行了统计分册.结果表明:①北海市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的总携带率为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