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是一个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的三维结构决定了社会文明通常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部分。政治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进程是诸多动力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等都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现实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脱胎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其最重要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其实践源头是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探索。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给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深刻的历史启示和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列宁虽然没有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但在他的理论和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文明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历史演进和发展的必然。东方国家特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内在地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独特的个性,决定了东方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特殊规律:可以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然后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要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坚持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必须解决好改造农民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分认识政治文明建设的艰难性、曲折性、长期性。中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全球化给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带来了广泛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当代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和特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走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决定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构架:政治文明的总体目标是民主政治建设,核心内容和关键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是当前政治文明建设的动力,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当前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