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创作开始了新的篇章。陶艺家们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进行着创作体验。他们的创作,离不开新中国的艺术发展史。选择中国学院陶瓷绘画作为切入点,试图对中国学院陶艺家的创作理念进行分析。他们是鲜活的,也是充满个性的,他们内心深处的情绪,通过陶瓷得以表达。对于“泥性”,中国学院陶艺家也许是最好的诠释者。他们继承了古人制瓷的传统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发挥。纵观中国陶瓷绘画的历史,清末程门父子算是一个界限。在他们之前,陶瓷作品的创作呈现群体意识,按照既定的审美标准;而他们则开启了陶瓷创作个人意识的时代。随后在“珠山八友”的推动下,文人瓷绘达到了高峰。中国学院陶艺家在脉络上,离不开程门父子和珠山八友。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国学院陶瓷绘画成为传统与当代相融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院陶瓷绘画的脉络梳理,探讨中国学院陶瓷绘画的发展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