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兹海默症(A lzheimer’s disease, AD),俗称老年痴呆症,2006年全世界已经有2.66千万的患者,2050年每85个人中将有1名患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实验上发现阿兹海默症、路易体痴呆,包涵体肌炎等疾病都与纤维状蛋白沉淀有密切关系,其中与阿兹海默症相关的淀粉纤维状沉淀单体是Aβ多肽片段。因此目前对阿兹海默症的致病机理研究主要集中于Aβ多肽片段的聚集和Aβ多肽片段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Aβ25-35片段在AD病人脑部从全长Ap蛋白水解得到,它具有全长Ap片段的神经毒性。对于Aβ25-35片段的毒性原因已有研究表明与之在膜表面形成的离子通道有关,而且有研究提出通道的可能结构是由Aβ25-35片段在膜里面聚集成的p桶。然而,原子细节的β桶结构和它对脂质双分子层的有序度的破坏作用还有待研究。本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Aβ25-35片段与带负电的POPG双层膜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构造了两种不同的桶状寡聚体(barrel-like oligomer):Lys侧链位于β桶外侧(A型p桶)和Lys侧链位于p桶内侧(B型p桶)。每个桶包含8条混合平行与反平行的Aβ25-35单链。模拟中分别对两种p桶状结构进行了全插(full-insertion)和半插(partial-insertion)于POPG膜中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Aβ25-35β桶全插在POPG膜中的时候,B型β桶通过形成纳米量级的亲水环形孔使得POPG膜发生水分子渗透,而A型β桶在POPG膜上产生的影响却小得多。对于两种8桶半插于POPG膜中的构型的分析显示,B型p桶倾向于待在POPG膜中,而与此相反的A型p桶却倾向于离开POPG双层膜。这些结果显示B型Aβ25-35β桶状寡聚体,也就是Lys侧链在β桶内侧的寡聚体构型,是一种可能的导致非特异性膜通透性的通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