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并购能够发挥资本魔方的乘数效应,使企业能够迅速壮大实力,其作为资本运作的核心内容,已经被国内外企业广泛采用。然而,在光环之下却埋葬了无数惨痛的失败案例。科尔尼公司在1998-1999年全球115个并购交易的调查表明,58%的并购交易未能达到预定的价值目标。麦肯锡咨询公司抽样调查1998年以前《财富》500强、《金融时报》20强中的并购案例,发现成功率仅达39%。面对并购失败的困惑,科尔尼咨询公司的统计分析报告指出,并购过程中的风险有53%来自于整合阶段。谈到人力资源整合,人们不禁会联想到伴随并购过程的大规模人才“出走”现象,这也正是让主并方头疼的一大整合障碍。在探寻人才大量流失原因的过程中,Robinson等人的研究发现,员工对心里契约违背行为的感知与不良的员工行为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随着近20年来,全球化经济过程中,企业并购特别是跨国和跨文化的并购活动越来越多;同时心理契约作为并购中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组织学家、经济学家的关注。如何降低并购中核心员工的离职率,探究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倾向的相关影响因素,成为了当今管理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所以,本文将从心理契约违背的角度来探寻其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关系。同时由于国内对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中,尚缺乏人格特征等调节变量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同时研究并购整合模式、心理契约类型和人格特征对心理契约违背和离职倾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上海、南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并购案例的员工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讨了企业并购中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问题;然后探索并购整合模式、员工人格特质和不同心理契约类型对其相关性的影响和调节作用。运用SPSS15.0标准化统计软件进行深入的数据处理。经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企业并购中,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倾向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688。(2)心理契约类型对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变动型、平衡性和关系型契约的调节作用明显,交易型契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其中变动型契约的调节作用最大。另外关系型契约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平衡型和变动型契约起到正向调节作用。(3)并购整合模式对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低心理契约违背程度时,吸收模式的调节作用最低;随着心理契约违背程度的增加,吸收模式的调节作用上升迅速,并最终超过其他两种并购整合模式。(4)员工的人格类型对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其中精神能量指向(E-I)和信息获取方式(N-S)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显著;决策方式(F-T)和生活态度(J-P)人格特质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另外,精神能量指向类型中内向型(I)人格相对于外向型(E)人格对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影响较大;信息获取方式类型中实感型(S)人格相对于直觉型(N)人格对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