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述论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ua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旗汉军——满语称“乌真超哈”,即装备火器作战的重装步兵。作为八旗满、蒙、汉三大组成部分中最后完成的拼图,编成于清太宗崇德七年(1642年)的八旗汉军在政治角力与武力运用上对清军入关进而一统天下产生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在清初八旗汉军运用火器征战、充任地方文武官员、笼络汉人及连接满汉关系等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政策的提出与实施,主要集中在乾隆四年至乾隆六十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清军入关后,清廷将八旗分为驻扎北京附近的禁旅八旗和驻扎各地的驻防八旗。《钦定八旗通志》中对汉军佐领的记载仅是驻防京畿的禁旅八旗汉军的佐领数目。该书对为数众多的各地驻防汉军数目缺乏明确地记录,这就是乾隆朝八旗汉军虽经多次裁减,但《钦定八旗通志·旗分志》中仅记载裁撤了四个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的原因所在。在八旗汉军出旗过程中,京畿禁旅八旗汉军佐领数目并无大的变化,即没有裁减过多的兵额,乾隆朝出旗的汉军主要集中在驻扎各地的驻防八旗中。此外,八旗汉军的出旗并不是集体性的,而是有选择的。出旗汉军是驻防八旗还是禁旅八旗、是否为清初从龙入关的老辽东汉人、归降清廷的时间先后及功绩多寡、出旗人员在所在地方有无亲眷可依、出旗人员的出身地位与是否曾经犯有过错、出旗后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等就成了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过程中的人员划分标准。八旗汉军出旗所引发的汉军身份变化是清廷调整社会内部矛盾和对各势力集团利益重新分配的必然结果,也与清朝统治者对待汉军的一贯态度息息相关。清朝统治者虽然宣称“满汉一家”,但内心深处仍然带有难以逾越的民族歧视观念。同时,汉军的出旗无论对汉军的发展、满族的形成、还是清代社会变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八旗汉军的出旗是一种盛世笼罩下潜在危机的暴露,清王朝在入关之初对八旗采取的“包养”政策,为日后的生计危机埋下了伏笔。其次,八旗汉军是清代游离于旗人与民人之间的尴尬利益群体。这种尴尬主要来源于有清一代,作为征服者的满洲与中原汉民族间持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其他文献
对大庆第一采油厂试验大队的3 0台微机的故障情况进行了调查 ,从中找出发生硬件故障的原因 ,分析得出引起硬件故障的三个主要原因 :内置风扇偷停、“灰尘杀手”和硬盘故障 ,
利用计算机诊断抽油机机况和计算悬点加速度、减速箱扭矩、平衡等问题 ;对游梁式抽油机结构进行简化 ,建立模型 ,并且进行力学结构的数学分析 ;最后还给出了源程序。
传统社会,受各种因素所限,饮食不卫生的现象可谓触目可及。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的交融日渐增多,近代科学知识及健康理念进入中国,饮食卫生问题也逐渐为国人所关注。注重饮食卫生不仅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部分,更被看作是强国强种的重要途径。由此,时人为改变国人不卫生的现状,积极致力于构建饮食卫生常识。纵观上海地区各大报刊,“饮食卫生”一词充斥其中。论文以上海报刊舆论为中心,从饮食卫生知识、饮食卫生习惯、卫生教育
疾病史进入历史研究者的视野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近十几年以来,国内学者开始渐次关注这个研究领域,从研究疾病入手,分析其对于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路径的影响。近
本文以晚清科举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挖掘《申报》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新闻学、社会学、舆论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论述了晚清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工会工作百废待举。作为新中国工会重要领导人、首任劳动部长的李立三在劳动工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拓奠基的工作。在此期间,他形成了自己的劳动工会思想;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清末民初,中国的自开商埠陆续出现并呈扩大之势。自开商埠是由统治者主动开放并自行管理的通商城市。山东省内的济南、潍县与周村就是由地方督抚奏请并获清政府批准的自开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