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牡丹江太平岭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unjiang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的太平岭是兴蒙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区广泛分布着大量的中生代花岗岩。在大地构造环境上,太平岭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带的交接位置,因此,对于该地区的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对阐明两大构造域时空的时间转换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平岭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介于193 Ma~216Ma之间,为中生代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岩体可划分为三种主要岩石类型,即辉长岩类、花岗闪长岩类、二长-正长花岗岩类,其中以花岗闪长岩组合为主。太平岭花岗岩普遍含有细粒闪长质包体,一般在同时代形成的早期岩石(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中,包体分布的数量较多,岩石中普遍含有较多的角闪石和黑云母;稍后形成的二长花岗岩中,包体数量渐少直至最晚期岩石中(正长花岗岩)偶见或消失,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也随之减少,角闪石甚至消失,表明寄主岩石与暗色微粒包体有成因联系。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表明本期花岗岩为岩浆混合成因,细粒闪长质包体是较基性的地幔岩浆进入酸性的主岩浆中形成。   太平岭中生代花岗岩具有比较均一的Sr、Nd、Pb同位素特征,均具有高εNd(t)值、低(87Sr/86Sr)i突出特点,εNd(t)值集中在-1.9-+2.7之间,(87Sr/86Sr)i值主要集中在0.704-0.705之间。表明太平岭花岗岩有关的辉长岩类来自弱亏损地幔,中酸性花岗岩类可能来自于从地幔中分离不久的年轻下地壳基性玄武质岩石和部分中一新元古代地层。   太平岭早期花岗闪长岩类为含角闪石的钙碱性花岗岩类,具有火山弧型花岗岩的特点,地球动力学环境为板块俯冲有关的岛弧型(挤压)环境;晚期二长-正长花岗岩具有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的特点,显示了岛弧向大陆碰撞环境的转换。因此太平岭岩体显示了地球动力学环境和构造体制的转换。太平岭大面积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主要与岩石圈拆沉引起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可能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产物。
其他文献
纳米通道是指直径在0.1-100nm的孔或管道状结构,在微尺度下其具有较为出色的结构稳定性、热稳定性、优异的化学及光学等性质,故其在各大科研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尤其是
BOTDR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是指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通过接收并分析光纤中后向散射的布里渊光,测量光纤中各点的应变和温度。BOTDR突破了传统点式传
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是当今对全球影响最大的两个问题,更是现代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难题。研究开发低排放、低能耗的新型节能环保汽车能够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和减缓能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优劣,对课堂教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数学教学不但要强调概念讲评、逻辑推理、科学计算,而且还
本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背景,收集了大量岩心实验和薄片分析资料,确立了地层因素、电阻增大率、声波时差与孔隙度以及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并
一.引言在新闻网站创办初期,大多通过租用带宽的形式为网民提供网上服务,各类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南北互通,DDOS攻击,浏览网页缓慢,海外访问速度缓慢甚至无法打开等。进入全球
大布苏北地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与西部斜坡区的交接部位,主要目的层为高台子油层(青山口组)、扶余油层(泉四段),其次为葡萄花油层(姚一段)。为一单斜构造,西高东低。处于三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属于我国典型的高硫铅锌银硫化矿。从80年代开始,该矿就重点围绕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共伴生矿物回收三个方面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了尾矿废渣和
凿岩钎头是凿岩钎具中直接与岩石接触的部分,是矿山、隧道、水利等工程上用量很大的易损耗件。据统计,我国矿山和建设工地每年大约要消耗5000万只以上的中小型凿岩钎头。寻找出
由于数控转塔冲床具有高效率、高自动化、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所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其冲压速度和冲压吨位的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日益突出。机身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