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生物,由于人为引种使其在福建省沿海地区得以蔓延,因其自身极强的繁殖系数和适应能力,不仅侵占大量良好的养殖埕地和苗埕,给滩涂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破坏自然环境资源,影响潮滩的生物多样性。本文系统研究了互花米草在福建省的危害情况,从入侵风险评估、经济损失估计和入侵致灾原因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互花米草对福建省生态经济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并根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互花米草入侵的防灾减灾措施。研究结果如下:一、根据互花米草的危害特点,搜集整理互花米草入侵福建影响因子的数据资料,制定了互花米草入侵福建定量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和互花米草杂草化风险评估体系,并对风险值R进行计算。评估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福建的风险值为R=2.06,而互花米草在福建杂草化的风险值为75.5,均表示该植物属于高度危险入侵物种。二、本研究就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对福建省危害造成的生态经济损失进行系统的分类,界定了互花米草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内涵,构建了互花米草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体系,提出了互花米草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并建立了相应指标的评估模型。以2006年为基准年,从经济效益损失和生态效益损失两个方面,估算出当年互花米草对福建省造成的总损失为15.89亿元,其中,经济效益损失为8.13亿元,生态效益损失为7.76亿元。在受灾最严重的宁德地区,入侵生物互花米草给滩涂养殖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竟高达7.57亿元,占该年全地区渔业总产值12.65%。三、本文在互花米草对福建省生态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的评估结果的基础上,从互花米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福建的环境特征(包括适宜的生存条件、特有的红树林生态系统、附近的海港和港口特点)、人为引种、通过自然或人为媒介传播扩散、缺乏自然控制机制、管理存在问题六个方面对互花米草为何能够在福建省入侵致灾的原因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四、针对福建省互花米草的发生现状和治理情况,从加强海洋外来入侵生物的管理、建立互花米草的监测监控体系和预警系统以及加强对互花米草的防治三个方面,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对策建议和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