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铁安全事故中火灾事故最为频发、灾害性最大。并且由于地铁站多位于地下,具有空间密闭、结构复杂、人员密集、出口少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烟气在地铁站内迅速蔓延并积聚,形成浓烟和热气浪,并产生大量的毒害性气体,人员安全疏散困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本文以某地铁站为研究对象,通过PyroSim火灾模拟与Pathfinder疏散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铁站火灾与人员安全疏散时间。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地铁站火灾特点、危害性以及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地铁站火灾中的主要危害因素与危险临界值判据,为后续地铁站火灾特性及人员安全疏散研究奠定基础。(2)结合聚氨酯与PVC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参数建立PyroSim地铁站火灾模型,分析各工况中各危险位置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得出火源位置位于站台层中间时,烟气同时向两侧楼梯组蔓延并竖直向上蔓延至站厅层,速度较快,各危险位置到达危险临界值的时间较早,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较少。(3)地铁站PVC火灾与聚氨酯火灾相比,各危险位置烟气温度、CO浓度与能见度达到危险临界值较早,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较少,为CO浓度<能见度<烟气温度,由CO浓度决定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而CO具有毒害性,火灾危害大。(4)通过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设定,将PyroSim火灾模拟与Pathfinder人员安全疏散充分融合。并结合问卷调查与实地观测获得的人员基本参数与行为特征数据建立Pathfinder疏散模型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分析。得出火源燃烧材料为PVC时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较少,火灾危害性大,人员未能完成疏散。而火源位置位于站台层左侧与位于站台层中间相比虽然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较多,但基于人员的恐慌心理及对烟气反应的行为特征,在火灾发生一定时间后,人员不再选择从火源侧的楼梯组Ⅰ通行,造成楼梯组Ⅰ利用率低,延长疏散时间。因此,可燃物为PVC时,火源位置位于站台层左侧的工况中滞留人员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