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手术病理分期升级的术前或术中影响因素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2009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使用回顾性探究的方式对病例进行分析,针对在2002年1月-2015年12月时间段中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数据完整的535例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影响该疾病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术前或术中影响因素,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材料和方法:收集自2002年1月-2015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入院,经术前或术中手术探查,考虑有一个或多个影响因素而接受子宫内膜癌标准分期手术治疗的535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门诊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使用Kaplan-Meier法以及log-rank检验方式进行生存率研究,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术后病理分期升级与否的术前、术中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术后病理分期升级与否的预测价值。结果:1.术前诊断为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535例,术后手术病理分期升级的病例有125例,比率为23.36%。淋巴转移的病例有32例,比率为5.98%。2.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术后手术病理分期升级病例预后较未升级病例差,两者的无瘤生存期、总体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P<0.001)。3.分析导致术后手术病理分期升级的术前和术中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术前影像学提示肌层浸润程度、术中肉眼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巨块型(4cm为界)和术前血清CA125水平异常升高明显的预测了术后手术病理分期是否升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肿瘤病灶巨块型和术前血清CA125水平异常是预测术后手术病理分期升级与否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4.以肿瘤病灶巨块型和术前血清CA125水平异常升高做ROC曲线,结果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41,95%的可信区间为0.691-0.791。结论:尽管临床Ⅰ期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但确存在较高的手术病理分期升级率。因此对于术中判断肿瘤病灶巨块型的患者,特别是合并术前血清CA125水平异常升高者,更容易出现术后病理分期升级,因此需全面评估后接受适当的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信息网络是新的生产力代表,是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导力量。利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从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和终端应用三个层面设计指标构建信息网络
丹前「丹前(たんぜん)」,即夜晚穿的、防寒的宽袖棉衣。尽管今天的电器取暖设备非常普及,但是喜欢穿「丹前」的人还是不少,而且在日本超市均有售。「丹前」起源于「江户(えど)」
为保护斑花杓兰Cypripediumguttatumu种质、实现栽培,以其根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试管苗培养、根茎继代繁殖培养、试管苗扦插和定植研究。结果表明:1/2MS+蔗糖16g/L+ABT2号
担保之竞合包括物保与物保之竞合、物保与人保之竞合和人保与人保之竞合三种形态。就物保与物保之竞合而言,在处理上一般不会发生问题。就物保与人保之竞合而言,台湾"民法"物
‘ょほど(ょつぽど)'作为与推量(~らしぃ/~みたぃ/~だろぅ)等相呼应的陈述副词,汉语常常译为"相当,特别,更"之义。多用于比平时想象的或预想的程度高,超出某范围或强烈地想做某事,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