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固有淋巴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研究背景和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系统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滑膜。该疾病可导致炎症、关节破坏、畸形和残疾。RA明确病因尚不清楚,过往一直认为RA主要由适应性免疫反应驱动,即自身反应性B和T细胞的过度活跃。然而,已经引起注意的是,固有免疫系统也积极参与到RA病理过程中来。固有淋巴细胞(ILCs)是一类缺乏谱系标记的淋巴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ILCs能对组织微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参与组织修复、稳态维持和抗病原体感染等。多项研究显示,RA中ILCs亚群的分布和功能发生了改变,提示ILCs在RA发病机制中具有亚群特异性作用。调节性固有淋巴细胞(ILCregs)是在小鼠和人的肠道中新发现的一群以分泌IL-10为特征的亚群。在炎症刺激过程中,ILCregs可在肠道中被诱导并通过分泌IL-10抑制ILC1s和ILC3s的活化,从而缓解肠道炎症。另一项研究则在体外利用维甲酸将ILC2s转化为ILCregs,同时发现在患有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组织以及屋尘螨处理的小鼠的肺组织中ILCregs的数量显著上调。总之,ILCregs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然而,目前为止,关于ILCregs的研究报道仍十分有限,ILCregs是否参与调节RA的炎症反应从未被探究。因此,本课题通过对RA患者外周血、滑膜液以及滑膜组织中ILCregs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合临床相关数据,探讨其临床意义。通过体外细胞功能学实验,部分揭示ILCregs的功能作用。1.2研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总ILCs、ILCregs频率,比较其差异性;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RA患者外周血中ILCregs频率与其临床数据的相关性;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ILCregs在RA患者滑膜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采用辐照和活化的同种异体PBMCs作为饲育层细胞方法在体外培养扩增ILC2s;应用细胞共培养法验证ILCregs功能作用。1.3研究结果1.3.1 ILCregs在RA患者外周血、滑膜液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1)R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总ILCs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LCregs频率在RA患者外周血中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RA患者外周血中部分ILCregs来源于ILC2s,但ILC2s并不是ILCregs的主要来源。4)RA患者外周血中ILCregs的频率与DAS28-CRP评分、CRP和ACPA均呈显著负相关(DAS28-CRP r=-0.5137,P=0.0102;CRP r=-0.5241,P=0.0086;ACPA r=-0.4173,P=0.0425),而与RF、ESR、年龄和病程无相关性(P>0.05)。5)ILCregs频率在同一RA患者的滑膜液中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1.3.2.ILCregs在滑膜组织的免疫荧光检测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证实了ILCregs的确存在于RA患者的滑膜组织中。1.3.3.ILCregs的培养诱导以及初步功能验证1)成功建立人ILC2s的体外培养扩增体系,包括优化ILC2s分选方案和利用辐照同种异体PBMCs作为饲养层细胞诱导ILC2s体外扩增。2)体外利用IL-2、IL-33和维甲酸将ILC2s诱导为ILCregs。3)对照组相比,ILCregs能高效的诱导Na?ve T转化为Treg(P?<?0.01).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ILCregs在RA患者外周血、滑膜液和滑膜组织中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其频率与RA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负相关。ILCregs能高效的诱导Na?ve T转化为Treg,提示其在RA中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且可能是RA治疗潜在新靶标。
其他文献
乌苏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是珍贵的犬科毛皮动物之一,在长期饲养管理过程中,野生型乌苏里貉被毛为棕褐色,它先后突变产生白貉、黑貉、红棕貉,白貉养殖量较少,黑貉和红棕貉的数量逐年增多,但被毛颜色变化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为了解乌苏里貉毛色差异产生的原因,本研究选取相同胎次4月龄的四种毛色乌苏里貉各24只,采集静脉血测定酪氨酸酶活性,选取同父同母相同胎次的四种毛色乌苏里貉各
研究背景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事关健康中国建设,事关部队战斗力和卫勤保障力生成。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医学人才培养中战略地位的确立,国家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完善,对军队全科医学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快培养军队全科医学人才刻不容缓。原解放军总部2013年出台文件要求落实基层部队医疗专业干部培训,提出基于“3个1”模式的军队基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即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后,先到有教学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产品的设计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其不能仅停留在产品的功能设计,而是重视产品的便携性设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性化设计一直是产品设计的重中之重,不可忽视。在2008年,我国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将钦州坭兴陶列为了其中的一项。钦州坭兴陶在东南亚地区广受欢迎,并热销于美洲的多个地区。当前来看,钦州坭兴陶的名气逐年衰退,其相关的研究者数量较少,再加上紫砂陶的发展,进
目的:评估Le Fort Ⅰ型分段截骨牵引成骨术在矫正成人唇腭裂上颌后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来源于2013年10月15日至2018年05月03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唇腭裂中心行Le Fort Ⅰ型分段截骨牵引成骨术矫正成人唇腭裂继发上颌后缩畸形的10例患者,其中单侧唇腭裂6例,双侧唇腭裂4例;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16-28岁,平均年龄19.3岁。通过头颅侧位片、口内像、头颅CT进行
本文针对火灾成因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建立火灾成因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研究了火灾成因分析方法,建立了火灾成因事故树分析法和火灾成因分析表法两种分析方法。火灾成
偏振保持光纤作为一种特种光纤,可以使得光波在传输过程中的偏振态得以维持,在这四十年间在诸多方面应用中蓬勃发展,例如在光纤通讯、光学元件、传感器件、航空航海乃至军事应用等领域上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因此保偏光纤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关注。研究人员利用不同的原理,使得保偏光纤获得了更高的双折射系数。80年代后,保偏光纤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元化。本文首先介绍了保偏光纤双折射的相关原
研究背景:分歧韧带是起于跟骨前结节,止于舟骨及骰骨,是连接后足及中足的枢纽,被喻为中足的“眼睛”。分歧韧带损伤分为广义的损伤与狭义的损伤两种。狭义的损伤指分歧韧带纤维结构的延长、变性、撕裂或者完全断裂;而广义的损伤除纤维结构损伤以外,还包括分歧韧带在跟骨前结节、舟骨、骰骨上的止点撕脱性骨折。分歧韧带损伤绝大多数是由于中足暴力的跖屈-内收活动引起,通常被认为是较为罕见的足踝部损伤。但随着对此类损伤的
托尼·库什纳的剧作《天使在美国》直击上世纪八十年代肆虐美国的艾滋病危机,叩问新保守主义政府执政下的族裔、宗教、性与性别等核心议题。本文考察了该剧的戏剧技法,探究库什纳如何通过在角色塑造、戏剧结构及戏剧空间上的越界,表达了本剧的主题。首先,在角色塑造方面,本文探讨了《天使在美国》中人物的社会性姿态、非典型的人物形象、反串及一人饰演多角的表演方法,指出托尼·库什纳倡导多元流变的身份观念,呼吁人们越过种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引进中国后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然而,水稻旱育秧苗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弱秧和药害等常有发生,严重影响水稻栽插质量、分蘖及抗倒性,成为制约产量的重要因素。而化控剂能在旱育秧田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通过调节植株体内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平衡,有效提高秧苗素质,促进秧苗移栽后的生长发育。因此,研制水稻化控剂对实现水稻壮秧、提高秧苗抗逆性、降低水稻
形式语言作为绘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艺术家与观众交流的桥梁;写实绘画形式语言作为艺术发展中一个重要的体系,它承载着画家客观真实地反映自然的作用。一幅好的写实人物油画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包含着艺术家的行为精神,创作手法,以及独特的形式语言。当今艺术流派纷呈,创作思想以及表现手法也有很多不同。但是,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在绘画中都要有时代气息,对生活的感受和个体意识,做到既符合美学原则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