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对生态文明建设加以重视。马克思自然观为我国实现绿色中国这一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宝贵经验,并解答了我国在建设绿色中国道路上遇到的问题。我们深知教条的、简单的套用马克思自然观的哲学思想,这是根本行不通的道路,我们要以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为依托建设属于中国自己的绿色发展道路。马克思通过对机械自然观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提出人们机械的照搬照抄原有的哲学思想不利于人们理解自然界;马克思批判和继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并打破了绝对精神的概念,使自在自然成为必须要讨论的部分;马克思批判和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影响着自然界的变化。马克思始终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关系,并分别从《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从解读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价值入手探寻我国生态文明之路,为我们展示一个更加开阔、更加独特的建设绿色中国的理论体系视角。马克思自然观不仅开启研究和倡导保护环境之先河,而且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时,所揭示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自然资源环境保护问题贯穿于我国建设的始终,二十一世纪人类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满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全方位的发展,我们应该做好准备以应对在自然环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有在马克思自然观的哲学思想引领下,才能使马克思自然观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才能使中国的自然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使中国的自然环境治理成果受到世界的肯定。马克思自然观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使我们在面对自然环境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时能够从容应对。在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为建设绿色中国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