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46852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非常庞大。2014年全国一共完成154次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达到261亿美元。从并购的目标选择和重心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获得战略性资源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仅占20%,为获得技术品牌而进行的海外并购高达75%。由此可知,如今我国企业对国外发达国家发起并购热潮,更多的希望通过并购交易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宝贵品牌及管理经验,以便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进军国际化奠定基础。然而,有许多的海外并购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因为企业缺乏并购经验,忽视自己的经营策略,盲目发起并购,达不到并购预期,甚至导致拖累整个企业。正是因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增长快、并购结果不理想的特点,使得中国政府部门和中国理论界对海外并购格外关注。本文通过研究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重点研究这起海外并购交易的背景,绩效,并试图提出企业海外并购的建议,对未来要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回顾和整理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在海外并购绩效问题上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再通过相关概念的界定、并购理论的分析以及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的选择,为案例研究打下基础。采用事件研究法探讨了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的市场绩效,再采用财务指标法研究其财务绩效问题,为了更好地说明这次并购的绩效,补充引用了市场份额、品牌价值等非财务指标,使得对海外并购绩效的分析更加全面,研究结论更有说服力。通过累计超额收益率反映的市场绩效显示,这次并购的市场反映并不乐观,企业价值被蒸发。从财务角度看,联想的这次并购的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上升,但同时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从非财务指标看,联想集团的手机业务进入了欧美市场,获得了国际市场份额,但随着摩托罗拉的品牌价值的下降,市场份额无大幅增加。但是联想获得了专利技术和研发团队,增强未来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最后,通过总结联想集团并购摩托罗拉的经验,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对未来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出建议,提高企业在海外并购行为中的并购绩效。
其他文献
我国立法中对于债的保障体系主要有债的担保和债的保全制度,而债权人撤销权作为债的保全制度中重要一环,主要在于保障债权不受债务人恶意逃债行为的侵害。法律作为保障社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