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东段地区构造样式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deya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的勘探实践证明,逆冲推覆带油气含量丰富,断裂发育,成藏条件良好,已发现的油气田规模巨大,探井单井日产量高,是油气勘探有利目标区。吐鲁番坳陷是吐哈盆地油气勘探的主战场,而台北凹陷又是该坳陷增储上产的最重要区带。北部山前带是整个台北凹陷总面积的25%。随着勘探程度不段深入,吐哈盆地山前复杂构造带成为吐哈油田近几年来的勘探热点。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东段地区,储备圈闭多,圈闭面积大,但由于地表条件复杂多样,地下构造复杂,受地质、地表条件影响,该区原始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尤其是构造主体部位地层高陡,断裂发育,地震偏移成像难度极大,从而使得该区地下构造不能准确落实。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利用野外地质露头、钻测井、地震等基础资料,搭建区域统层格架剖面进行区域统层。自西向东分段,建立了北部山前带地区多个初始构造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正演,最终确立了相对合理的构造地质模型,明确北部山前带构造样式,进一步落实该地区的断裂特征及地层展布规律。开展二三维联合解释,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进一步明确该地区的构造展布特征。利用构造样式进行油气成藏规律分析,明确山前带主控成藏因素,进行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新发现和落实一批有利圈闭,优选出有利钻探目标。进一步落实山前带有利含油气区带。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早燕山期受博格达山褶皱回返,山前带断裂开始形成,晚燕山期进一步发育,喜山期最终定型。北部山前带主要发育两组断裂,一组是受南北向挤压力作用发育的北西西向、北东东向逆冲断裂,另一组是受南北向挤压应力差异作用而形成的调节断裂。(2)研究区整体结构呈现“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特点。中东段自西向东发育断层转折褶皱、被动顶板双重构造、断层滑脱褶皱等构造样式。(3)按照变形机理,吐哈博格达冲断体系可划分为“四大构造变形区带”,由北向南发育北部造山带及山前掩伏带、中部抬升褶皱变形带、南部滑脱变形带。
其他文献
金属模铸造研发过程中,在只有铸件实物情况下,铸件尺寸特征的精确获取是制定工艺方案和模具设计基本要求。本文用三维扫描仪对金属模铸件进行三维扫描获取了铸件点云,用计算
超声电机(Ultrasonic Motor, USM)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微特电机。它打破了传统电磁感应电机驱动的概念,而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以及电机定、转子的摩擦耦合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电机驱动。超声电机的发展历史虽短,但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尤其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以及新型武器装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是投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超声电机,其显著特
通过沙基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锌(Zn)对汞(Hg)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丙二醛(MDA)与脯氨酸的积累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Hg(10 mg L-1)胁迫下,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地震影响最为严重的的国家之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不仅对震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同时也对震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5.12”汶川特大地震孕育了不计其数的滑坡、崩塌及潜在不稳定斜坡等不良地质体,同时也为震区内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地震灾区泥石流由于威胁人群数量大,一旦暴发,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制约着
非球面光学元件相比于球面元件,具有成像质量高,体积小,质量轻等众多优点,其应用越来越广泛。非球面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它的制造和检测,同时国外发达国家在超精密机床方面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因而研究非球面加工技术显得格外重要。基于压电伺服刀具摆动进给的非球面加工机床相对于传统的T型布局机床,只有主轴和摆臂的旋转运动无直线导轨的运动,因而有利于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同时,基于压电陶瓷的刀架可实现精准的微位
近几年,硬盘的数据存储密度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磁头和磁盘之间的间隙(飞行高度)大幅度减小以及复杂滑块设计技术的进步。当磁头与磁盘之间的间隙接近或小于分子
超精密机床主轴逐渐采用气体润滑取代传统的液体润滑。而静压气体轴承的节流方式主要为小孔节流,不过小孔节流存在承载力和刚度较低的问题,减小最佳刚度对应的气膜厚度以提高刚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神东矿区逐渐进入相对深部阶段,底板灰岩水害问题日益严峻。选取神东保德煤矿81307工作面作为现场典型研究工作面,建立以钻孔应力传感器、采动渗压传感器、全景式钻孔窥视仪等监测手段的采动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的动态监测方法,进而分析得出煤层底板采动多场随工作面推进的演化规律;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采动底板流固耦合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成果进行对比。通过本文
学位
盲源分离技术是伴随着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源信号和传输通道参数均未知的情况下,仅仅由观测信号估计或恢复出源信号。作为信号处理领域
本文是以中南大学和金川集团公司合作科研项目“缓角度绳索取心钻探工艺研究”为依托,针对缓角度绳索取芯的特殊性能要求,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及进行大量室内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