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的合成及减阻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n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气在现代能源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管道输送是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方式,天然气需求量的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降低输气管道内壁的粗糙度,减少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达到减阻增输效果是目前天然气输送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依据天然气减阻剂减阻机理,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巯基三唑化合物PABMT和PASMT,以其为成膜剂,磷酸盐为成膜助剂,经复配后得到了基于PABMT和基于PASMT的两种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性能研究。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两种成膜剂合成过程的影响,给出了成膜剂PABMT的最佳合成条件为:pH值为3左右,中间产物PAMT与苯甲醛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60min;成膜剂PASMT的最佳合成条件为:pH值为3左右,中间产物PAMT与水杨醛用量比为0.9:1,反应时间为50min。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两种成膜剂的结构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膜剂由C、N、S、O等元素组成,分子中含有三唑环和巯基,可以确定成膜剂为巯基三唑化合物PABMT和PASMT.分别对两种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在铁片和铁电极表面的吸附薄膜进行了扫描电镜和电化学阻抗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都能在钢铁表面吸附成膜,铁片表面原有的粗糙度都有明显降低;经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处理后铁电极的容抗弧明显变大,电极表面转移电荷难度增加,电化学反应阻力增大。实验证明了两种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在钢铁表面都有很好的成膜性能,其中基于PASMT的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成膜效果更佳。通过天然气减阻剂室内评价系统进行了减阻性能测试,得到了两种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的减阻效果,并给了出各自的最佳使用条件。结果表明,两种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的减阻效果均明显优于各组分在单独使用时的效果,复配组分之间具有非常好的协同减阻作用;基于PASMT的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的减阻性能稍优于基于PABMT的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减阻率可达9.4%,具有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两种复配型天然气减阻剂的最佳配方均为:5g成膜剂、100mL协同成膜助剂、800mL溶剂。另外,输气温度对减阻效果影响较大,低温时减阻率明显降低。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超声化学法,以可溶性银盐为银源,在一定浓度的还原剂和稳定剂存在下,在水介质中制备出了盘状和棒状纳米银;而使用相同的银源、还原剂和稳定剂,在水/乙醇介质(1:1)中,
聚偏氟乙烯(PVDF)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温性等优势,但强疏水性限制了PVDF超滤膜的应用,因此近年来制备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受到大量关注。目前,以PVDF为基材、采用磁性四氧化三铁(Fe304)作为无机填料制备有机-无机杂化超滤膜的研究较尚未见报道;若在制膜过程中外加磁场将改变磁性Fe304粒子的排列,并可能对膜的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首先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PVDF
抗菌肽是生物防御系统中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的肽类物质,是生物体内固有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抗菌肽具有明显的杀伤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是一种十分有害的DNA损伤形式,假如得不到有效的修复,它能导致基因突变、基因组不稳定甚至造成细胞死亡。因此真核生物进化出了一套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