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作为研究春秋社会最重要的史料,其叙事详实,包涵广博,是一部春秋社会的百科全书。《左传》文本所展示的春秋社会包含相当一部分《老子》一书中所反映出的“物壮则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以及在春秋时代思潮影响下诞生的“道”、“德”的思想元素。《老子》中“物壮则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老子思想元素多次体现在《左传》所叙的春秋社会人物的言论,观念与行动之中;老子之“道”是春秋理性思维的升华;“德”与春秋具有人文精神的“德”观多有契合之处。本文以《左传》文本基础,通过论述文本中有关“物壮则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以及讨论春秋时代思潮下的“道”与“德”的思想元素,得出这些思想元素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第一章《左传》中“物壮则老”的思想。首先,从《左传》文本出发,分析春秋社会人们对自然界中以及政治生活中“物极必反”思想的认识,接着分析春秋时期人们对“适度”、“节制”思想的认识。得出在春秋社会,人们对“物极必反”思想已经具有深刻的认识。第二章《左传》中“反者道之动”的思想。首先从《左传》文本出发,分析春秋社会已存在矛盾相反相成的思想,接着考察春秋社会中矛盾对立转化的思想,得出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具有“反者道之动”的思想。第三章《左传》中“弱者道之用”的思想。本章从《左传》文本出发,分析春秋时期君主的“含垢”之德;接着讨论子产“示弱”的为政举措;最后分析“示弱骄兵”的战略方针在战争中的运用。得出春秋时期人们不仅具有“贵柔”的思想,还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实践。第四章春秋时代思潮下的“道”、“德”。首先,分析春秋时期无神论思想与自然哲学思维发展为老子“道”论形成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得出老子之“道”是春秋时期理性思想的升华;接着考察春秋德礼观中的人文精神凸现,老之“德”与传统“德”观的契合,得出《老子》并非完全的“绝圣弃智”,其“德”论思想中有相当一部分与传统之德契合。总之,通过研究《左传》所展示的春秋社会中人们的言语、观念、行动,可知人们已经具有老子思想中“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弱者道之用”、“道”、“德”、思想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