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禹贡》是我国先秦文献中的名篇,自古以来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重视。以现今传世的古代典籍而论,记载夏史比较详细的,当首推《禹贡》为最早。相传为夏王朝的奠基人夏禹所作,今天看来此说虽不可信,但由于《禹贡》的征实性特点及其所折射的夏代社会状况,因此对于研究夏史及夏代社会有极其珍贵和重要的史料价值。2006年3月公布的《考古学“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表明与本课题有关的不少问题目前正成为学术研究的前沿。 本文在尽可能充分占有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多学科交叉的多重论证法以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禹贡》所涉及的夏代社会的一些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禹贡》的基本内容和特征、评述《禹贡》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概况;阐述本文选题的意义以及本文写作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 第二章,《禹贡》成书时代考。在全面介绍和评述历代对《禹贡》成书时代看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古书的成书特点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所得,从西周中期器物(?)公盨的铭文与《禹贡》开篇极为相似、周人尊夏以及中国人工冶铁始于西周晚期等方面论证《禹贡》主要内容应成于西周中期的结论,同时对当前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的战国说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辨析。与此同时,本章还指出,虽然《禹贡》主要内容成于西周中期,但其中有不少相当原始的因素,如“纳总”等,另外还有不少可确定为战国时期的内容,因此说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禹贡》,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成书过程,这也是造成今天对其成书时代难以确定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禹贡》与夏族的起源。这一章主要是由《禹贡》的角度,来观察和认识夏起源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关于夏起源,一直是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对夏史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也有非同一般的价值。本章在评述前辈学者对夏起源诸观点的基础上,根据冀州及晋南在《禹贡》中的重要位置和周人尊夏的史实,认为夏起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