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和功能的日益丰富,手机使用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丰富的功能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目前,手机依赖正在逐渐改变着个体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甚至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同时自制力相对较差,手机使用容易使青少年产生过度依赖的问题。目的:对锦州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手机依赖情况、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引起对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的重视,同时为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方法:以锦州市卫生学校2013级、2014级的全部在校一年级、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共计655人,发放调查问卷655份,有效问卷600份,有效回收率91.6%。利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卡方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等。结果:1.手机依赖在被调查学生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不同家庭居住地之间无显著差异。2.手机依赖在被调查学生父母学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家庭月均收入的学生在手机依赖、身心影响、渴求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戒断症状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月均总消费的学生在手机依赖、渴求性、戒断症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月均手机消费学生在手机依赖、身心影响、渴求性、戒断症状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手机使用年限学生在手机依赖渴求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机使用年限学生在身心影响、戒断症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日均手机使用时间,不同睡前使用手机时间学生在手机依赖、身心影响、渴求性、戒断症状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手机依赖程度有随月均总消费,月均手机消费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2.手机使用年限越久,日间及睡前使用手机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手机依赖。3.手机依赖程度越高,身体越易出现不适症状。4.中职学生心理健康K10得分与手机依赖总分、戒断症状、身心影响、渴求性之间有相关性,过度手机依赖对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