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由于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不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因经历中考失败,在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严重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第一部分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从教育对象(中职学生)、教育载体(语文学科)、客观要求(教改需要)三方面提出研究的必要性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通过量化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概括出中职生主要心理问题及表现;第三部分对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语文学科是最贴近学生心灵的人文学科,其施教层面广、学习时间长、教材编排贴近学生心理、考试方式改革等特点,使其在渗透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学科优势;但中职语文一直以来地位模糊、定位混乱以及教法传统等缺点,也成为不利因素。本研究特别探索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尤其是这个特殊群体中普遍的“习得性无助”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解决方案。在第四部分提出坚持以生为本、循序渐进和在“大语文观”指导下渗透的原则,并在第五部分详细研究了在中职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提出强化第一课堂渗透、选读校本教材渗透、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和利用写作活动进行渗透等方案;而且为了充分说明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加入了较详细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的教育叙事。最后根据实践总结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应注意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心理测试和个案研究的方法,记录并研究了教学实验的结果,结合教师的生活体验总结,探究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案,尤其注重了可操作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终身发展,是近年来教育的大方向,而学科渗透成为主阵地。关注特定人群、结合职教特点进行语文学科的改革也是大势所趋。希望本研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