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楚辞学研究--兼论楚辞对魏晋六朝文学自觉的影响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hongcha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辞学是关于《楚辞》研究的理论.由于儒学对中国文学观念 的影响,历代文学研究的视角往往受制于经学,从而使文学的研究变成了经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研究的附庸.楚辞的研究也是如此.汉代楚辞学就特别地受到经学的影响.但楚辞毕竟是不同于《诗》而带有浓厚的南方文化特色的神话想象的文学,故它很难与务实的北方化完全融合,而汉代思想文化大统一的局面又要求南北文学的整合一致.该文旨在通过论述两汉楚辞学史和楚辞及其研究对两汉文学观念的影响,透视两汉文学观念的发展状况,及这种发展状况对文学观念自觉的影响.全文分四节,一、楚辞文体论,该节对楚辞、骚、离骚与汉赋之概念关系作了梳理;二、楚辞对两汉文学的影响;三、两汉的楚辞之争,此节是该文的重点部分,以两汉人对楚辞的评价及争论为线索,分析当时理论家的肯定中的否定及否定中的肯定等矛盾现象,指出:汉代文学处在文学自觉之萌芽时期,而文学自觉意识的发展正是在对楚辞的争论中不断明晰的;四、余论,该节为全篇的结束语,对两汉楚辞学研究了总结,认为:两汉楚辞学的研究及争论对魏晋六朝文学观念的自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文章把新时期军旅诗放置于整个现当代军旅诗发展运行的轨迹上,并与其它诗歌流派作横向对比,论述了军旅诗在题材、思想内涵、审美境界、境界、艺术风格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军
该文以文学的功能性为切入点,运用功能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结合西方小说史、小说理论史和具体的阅读经验,对小说文学性的现代嬗变进行一种"中部研究",力图阐明其功能和结构
朱子之学从十三世纪传入日本之后,经过将近四个世纪的接收、内化和发展,终于在江户时代初期成为官方学说,政府不但大力扶持、保护朱子之学,而且在宽政时期发布“异学禁令”,即禁止
党章是指导、规范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组织、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在贯彻落实党章规定的党的组织建设的各项任务中担负着重要职责。一、按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红楼梦》的“被”字句,我们着重讨论“被”字句句法结构的基本格式、“被”字句的语义特征及其语用功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文共分五章,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