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交往与近代广西农业的发展变化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p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传统中国是典型的以农为本的社会,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农业经济呈现出封闭的自我循环和自我发展的状态,农民与外面世界的联系不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低水平的超稳定的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技术停滞不前或变化缓慢。生产力和交往运动的发展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两根主轴,受传统史学观点和方法的影响,人们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往往侧重于生产关系,而对生产力和交往运动却较为忽略。本文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本线索,借助生产力和交往发展的基本理论,在充分发掘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推理、比较和计量等分析方法,就民族交往对近代广西农业变迁的影响进行探讨,从民族间互相交流的情况论证了近代广西农业技术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农业发展的差异性问题,揭示了广西农业经济变迁的根本力量所在。在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广西又面临一次对外交往的机遇,再现近代广西农业的发展变化轨迹,总结大西南社会历史发展孤立闭塞状态被打破的历史经验,对今天如何利用交往的机会促成农业经济的转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文分为四部分,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交往在促使近代广西农业变迁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从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与交流、肥料的使用、水利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变化、耕作方法的提高及耕作制度的演变等方面探讨了近代广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初步分析了交往在其中的作用,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了广西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及地域差异,在此过程中,发掘一些新的资料,并就广西农业史研究方面一些具有争论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第二部分从移民、政府行为、市场力量加强论证,认为三者是农业技术发展与交流的动力,回答了三者在改变交往状况,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与交流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指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人口的流动是打破孤立闭塞的重要力量;政府则在营造交往环境,传播文明方面作用独特;市场力量则能把远近各地的人纳入以此为中心的交往圈,在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变化方面作用最为突出。 第三部分引入人口密度、城镇变化和土地利用这三个与农业经济发展和交往程度都密切相关的指标,论述了在交往过程中,人口流动、中心城市位移、城镇密度的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演变规律,进而考察了近代广西农业发展水平及地域差异,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交往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部分主要立足于对前面论证的总结,强调了交往的作用,同时指出交往的差异性决定了广西农业发展变化的时空特征,交往程度的有限性规定了农业发展的滞后。
其他文献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当代中国最主要的劳动力流动形式,它促进了城乡交流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尤其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各种因素制约,而
从世界观来看,中华文化崇尚有机联系、相互依存,西方文化强调孤立静止、主客二分;从人生观来看,中华文化追求身心、美善合一,西方文化重形而崇尚个体幸福主义;从价值观来看,
本文对我国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投资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在总结了当前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资金筹措渠道的基础上,指出资金短缺会成为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最大障碍
患者女,45岁,因右乳腺包块1个多月于2005年1月11日住我院普外科,体格检查:体温36.7℃,P75次/m in,R18次/m in,BP14/11kPa,K arnofsky评分90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
<正>随着宏观经济步入迷局,企业突破管理壁垒的愿望也愈加迫切,应从哪里入手?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不少中国制造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执行力的话题被频频提起。在很多企业,执行力原
花样滑冰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竞技体育项目。其技术动作复杂多变,艺术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本文将以单人滑基础训练为主要研究内容,将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划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作为现阶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中医辨证治疗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观察舌象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是中
该文通过对大直径超高钢筋混凝土筒仓仓顶锥壳模板支撑技术的研究,以工程实践为基础,探讨一种超高模板支撑的新技术,为今后类似条件的工程施工提供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实践
本文主要由导言、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组成。导言可以看作是历代《兰亭序》学术研究的简要综述,目的在于概括关于《兰亭序》研究前人做了写什么,并简要说明本文将要做些什
随着微波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波无源器件如滤波器、定向耦合器在微波通信、微波导航、遥测遥控、卫星通信以及军事电子对抗领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由于无线电通信用户增多,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