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麸和米糠对水中Cr(VI)的吸附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aoyan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铬废水来源广泛,毒性大,严重危害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近年来,利用农业副产物如果壳,树皮和锯屑等作生物吸附剂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备受关注。米糠和麦麸是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农业副产物,已有研究表明两者具有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能力,但对于麦麸吸附水中重金属阴离子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利用麦麸和米糠作吸附剂处理Cr(VI)模拟废水。实验中考察了各种因素如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量,Cr(VI)初始浓度,粒径,预处理和共存离子对Cr(VI)去除效果的影响,拟合了几种常见的动力学方程,并计算出不同吸附剂量、不同初始浓度和不同温度下最佳模型的参数,在不同的温度下拟合了几种吸附等温线方程,计算了反应的活化能和吸附热,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麦麸和米糠对水中Cr(VI)的吸附最佳pH值均为1.0,吸附在开始15min非常快,之后逐渐平缓地达到吸附平衡,水中Cr(VI)的去除随麦麸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米糠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并且麦麸对Cr(VI)的吸附不受常见共存离子的影响,经热、强酸和强碱处理后的米糠对Cr(VI)的去除能力增大,经弱碱、无机盐和有机物处理后的则减小,麦麸和米糠对水中Cr(VI)的吸附量随着吸附剂量的增大而减小,随Cr(VI)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去除率却随吸附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随Cr(VI)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麦麸和米糠对水中Cr(VI)的吸附都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吸附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理论吸附量却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吸附剂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也增大;与外部质量传输相比,内扩散对整个吸附过程的速率大小起控制作用。麦麸对水中Cr(VI)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说明是单层吸附,而且参数0<RL<1表明此吸附利于进行;米糠对水中Cr(VI)的吸附则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常数0<1/n<1也表明吸附容易进行。反应的活化能Ea=36.8kJ/mol ,吸附热△H0=35.3kJ/mol,说明该吸附属于化学吸附。经化学修饰后麦麸对Cr(VI)的吸附能力下降,同时结合FTIR分析结果,说明吸附剂表面的胺基和羧基在吸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r(VI)是以HCrO4-形态通过静电吸引作用被吸附的,吸附过程中Cr(VI),总Cr和pH的变化表明存在氧化还原和离子交换的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监控量测作为新奥法施工最具信息化的技术核心值得进一步研究,隧道监控量测不仅能够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也是科学化施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手段。以从莞高速观音山隧道为依托,研究了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为隧道施工支护及技术方案提供技术参数,对高速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及隧道稳定性进行评估。通过对现有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手段进行总结,介绍了各监控量测项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对数据处理方法进
为了筛选番茄潮汐灌溉育苗技术适宜参数,以瓯秀201为试材,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潮汐灌溉和顶部洒水灌溉2种方式下的番茄生长发育变化和灌溉指标。结果表明,与顶部洒
目的研究扶正透毒祛毒复方中药含药血清对髓系MRD-L患者CD34+细胞源DC诱导培养的不同阶段各组血清中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变化,探讨扶正透毒祛
1989年《美国军事年鉴》说:"朝鲜这笔历史,尤其结局,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被遗忘的"。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上将后来披露他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时的心情说:"我感到一种失望的
针对综合管廊环境监测海量数据管理需求,该文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出综合管廊监测大数据以及关键技术,建立管廊监测大数据中心,给出了大数据技术在管廊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和方
以油田杀菌剂的研制和开发为背景,以制备环境友好杀菌剂并研究其应用为目的,开发了新型油田用杀菌剂,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铁(VI)基杀菌剂是以高铁酸盐(K2FeO4)为主剂的一种氧化
Flash是一款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它是一种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用它可以将音乐、声效、动画以及富有新意的界面融合在一起,以制作出高品质的动态效果。本文阐述了用Flash制作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塑料制品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是注塑模具产量的迅速增长,同时在现代科技不断进步的影响下,使用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与生产已成为注塑模
目的:探讨昆山合剂(由一妹班姑、山血丹组成)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fibro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增殖以白介素1-β分
VI设计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它作为商业应用的重要一环,既要能够代表企业内涵,又要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VI设计出现了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