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联盟网络发展与变革已经从传统的以“点”到“线”向以“面”到“体”转变。现有文献对组织间联盟的研究更多关注于二元组织间关系,而联盟组合中合作伙伴间的网络超越了传统二元模式,具有多元化、网络化特征。联盟组合强调对“外部资源”有效利用和管理,在动态环境中跨越组织网络边界和资源基础进行创新活动,可以有效避免企业陷入“核心刚性”和“能力陷阱”问题,摆脱“创新者的窘境”,实现联盟组合的开放创新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同时,企业联盟组合开放创新往往依赖于企业联盟网络及动态过程。尽管联盟组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它们的联盟成功率依然很低。企业间联盟网络创新合作的失败率高达、甚至超过50%。而且,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能力通过联盟组合最大限度实现潜在的开放创新。那么,(1)企业为何愿意参与联盟组合以及创新路径如何实现?(2)企业加入联盟组合进行开放创新会导致联盟组合网络发生哪些变化?(3)这种网络变化又会通过哪些路径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影响?(4)如何通过网络多元治理来实现联盟组合开放创新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提升?因此,本研究将从“形成—变化—影响—治理”层面,围绕“网络视角下企业联盟组合开放创新路径及影响机理”这一核心问题,由此展开以下四个子问题。(1)子问题一,企业参与联盟组合动因及创新实现路径?本部分从动态环境变革与组织开放创新角度来探讨企业参与或建构联盟组合的动因,剖析联盟组合创新实现路径。然后,基于东汽燃气轮机研发案例以及海尔HOPE平台案例对联盟组合形成动因及创新实现路径进行解释说明。(2)子问题二,联盟组合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互动规律?本部分通过大唐移动案例分析及网络分析,对联盟组合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进行剖析,凝练了联盟组合网络特征、演化路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互动规律。(3)子问题三,联盟组合网络特征会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哪些影响?本部分分别构建了联盟组合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假设模型、联盟组合网络联接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假设模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上述理论假设模型分别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并使用Bootstrap方法对中介作用、调节作用以及被调节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4)子问题四,如何通过网络多元治理实现联盟组合开放创新的持续成功?本部分从环境不确定性、资源多样性、网络复杂性来探讨联盟组合网络的不稳定因素。从动态契合视角来剖析如何推动联盟组合网络中伙伴个体行为与集体目标保持协调与一致,探讨如何构建联盟组合网络的多元治理体系。通过上述四个子问题的研究与设计,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寻找外部资源,破除组织资源思维惯性与核心刚性,推动企业开放创新,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及生态优势构建,是企业组建或加入联盟组合的根本目的。联盟组合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应对复杂环境的未来选择以及扩张的不确定性;获取外部资源,弥补自身资源局限;形成协同效应及网络效益,提高和改善企业的竞争位势。(2)联盟组合内的资源异质性与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密切相关。联盟组合网络将会为联盟伙伴提供广泛的外部资源和学习机会。联盟组合网络效应是不同合作伙伴间相互关联及作用的结果,网络资源获取、流通、吸收及利用的效率、灵活性以及稳定性会受到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的影响。随着网络规模扩大、路径依赖的增加会导致整体网络效率下降,收益递减。而不同阶段焦点企业的控制治理策略选择、网络的拓展与重构能有效提高联盟组合“网络效应”。(3)联盟组合网络结构特征、网络联接特征会影响企业创新能力。首先,对于在联盟组合网络中具有网络位势优势的企业,在吸收及利用网络资源上占据先天优势;而网络规模则可以拓展组织资源的深度与广度。其次,网络联结可以有效提高联盟组合网络的相连性和可达性水平,促进资源的流动与扩散;而网络关系则有利于组织共同愿景、共同目标以及组织成员间信任等的构建。再次,吸收能力能够有效促进技术、知识等显性或隐性资源之间群化、外化、融合及内化;而跨界搜索则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创新资源、创新机会的搜索与捕获,发掘潜在合作伙伴,构建多元化的组织资源获取渠道,从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资源流动在网络联结与创新能力之间发挥积极的中介作用,而控制治理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4)环境不确定性、资源多样性、网络复杂性等因素会导致联盟组合网络产生不稳定性,增加了联盟终止的风险。联盟组合网络中伙伴之间的战略契合、组织契合、网络契合,有助于构建基于交易治理、关系治理、网络治理的多元治理体系。同时,有利于实现联盟组合中参与主体之间创新网络的整合,有效保证联盟组合整体网络及个体伙伴间的创新活动制定、实施及成功。同时,本文的研究创新与理论贡献如下。(1)本研究从动态环境及开放创新角度探讨了联盟组合形成动因及创新实现路径。给出了企业如何在自身进行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将组织边界从企业内扩展到联盟组合中,以获取更大限度的外部资源和创新机会,实现更多的创新收益。挖掘了企业如何通过跨界搜索、知识创造来获取外部不同领域的知识资源,有效保持企业知识等资源流入的多样性;剖析了企业如何借助外部更加灵活或自由的联盟网络来实现自身创新能力或竞争绩效以及开放创新的持续提升。(2)本研究关注了联盟组合网络微观特征,从网络特征、演化路径等角度剖析联盟组合网络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影响机理。将联盟组合网络的内部特性从一对一链接属性带入到网络承载的层面,不仅可以更好的顺应这个时代企业复杂的外部合作网络,而且可以深入挖掘网络承载本身的新动力及解释根源。同时,从解释逻辑链路上打开了从联盟组合网络特征属性到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影响过程,剖析了吸收能力、跨界搜索等路径和资源流动、控制治理等路径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3)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动态契合与多元治理的联盟组合网络适应性管理与平衡策略的治理体系。审视和突破了现有联盟组合治理的局限,识别了制约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和陷阱,揭示了动态情景下联盟组合网络中组织成员个体行为与整体行为协调匹配的策略与机制,实现了联盟伙伴间利益关系的协调、整合与平衡。搭建了企业与联盟组合之间适应性管理发展的路径,从网络系统层面诠释了联盟组合对企业创新管理实践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