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正处在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重要时期,海洋经济发展迫在眉睫,岛屿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岛礁工程的建设也是海洋强国的重要环节,而南海岛礁远离内陆,环境相对恶劣,缺少相应的砂石材料用来满足工程的建设,所以采用珊瑚砂来替代普通砂石材料用于当地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国防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从珊瑚砂入手,进行了珊瑚砂混凝土砂浆早期水化实验研究,通过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技术对不同砂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热力耦合作用下新型相变混凝土能量桩传热机制及承载性能研究 517781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水化效应的超长钻孔灌注桩桩土界面强度形成机理及承载性能研究 52078103)兴辽英才计划(XLYC 180726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在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重要时期,海洋经济发展迫在眉睫,岛屿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岛礁工程的建设也是海洋强国的重要环节,而南海岛礁远离内陆,环境相对恶劣,缺少相应的砂石材料用来满足工程的建设,所以采用珊瑚砂来替代普通砂石材料用于当地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国防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从珊瑚砂入手,进行了珊瑚砂混凝土砂浆早期水化实验研究,通过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技术对不同砂灰比以及水灰比条件下珊瑚砂混凝土砂浆早期水化过程进行监测,研究珊瑚砂混凝土砂浆水化过程中温度和应变的变化,分析其对混凝土早期水化收缩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龄期的珊瑚砂混凝土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和微观实验,结合其早期水化收缩性能分析珊瑚砂混凝土试样的强度发展规律以及指标特性,同时测得不同龄期珊瑚砂混凝土试样的热力学性质,分析其导热系数等参数的发展规律。通过实验得到的部分珊瑚砂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质,建立珊瑚砂混凝土能量桩单桩传热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取珊瑚砂混凝土能量桩的传热过程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珊瑚砂混凝土能量桩传热过程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早期水化实验研究。珊瑚砂混凝土砂浆的温度和应变受到砂灰比和水灰比等配比参数的影响,随着砂灰比和水灰比的不断增大,珊瑚砂混凝土砂浆水化温度和应变不断减小;通过实验分析可得珊瑚砂混凝土砂浆的收缩变形主要是由温度变化所引起收缩,这是因为在砂灰比和水灰比较高时,珊瑚砂骨料的多孔特性可以有效地避免自收缩的发生。2.基本力学性能实验研究。珊瑚砂混凝土试样具有早强特性,7d龄期的抗压强度达到28d抗压强度的70%以上,通过对珊瑚砂混凝土试样的微观结构分析,发现其中的多孔结构起到了“水泵”作用,其吸水-释水特性,大大提高了珊瑚砂混凝土试样的早期强度。结合早期水化实验可得,珊瑚砂混凝土试样强度随着砂灰比和水灰比的变化而变化。3.珊瑚砂混凝土能量桩传热过程模拟研究。通过实验得到的部分珊瑚砂混凝土的基本力学特性,建立珊瑚砂混凝土能量桩传热模型,从模拟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横断面方向珊瑚砂混凝土能量桩传热范围呈圆环形分布,纵断面方向传热范围呈椭圆形分布。并且能量桩中间位置传热效果最为明显,温度变化梯度较大,能够满足能量桩传热的需求。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桩径和换热管间距对珊瑚砂混凝土能量桩单桩传热过程的影响。
其他文献
老年人的居住满意度与其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且从根本上严重受制于所居住街区地块的空间环境特征。通过对街区地块建成环境的有效干预,提高老年人居住满意度水平,开发积极的街区建设,有助于健康老龄化的发展。街区地块作为老年人主要的生活场所,对其健康生活和邻里交往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街区地块的功能性(土地使用、绿地率等)或为出行提供的安全性及便利性(如基础设施、住区形式等)差异,均会对老年人的居住满意度
回顾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二者间相互发展的历程,健康一直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现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对城市高质量空气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以空气负离子视角下,通过规划干预来满足公众健康诉求。空气负离子是空气组成要素的一部分,具有医疗保健、净化空气等功能,作为评价城市空气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滨海空间其有着丰富的健康资源,含有较
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出行中的慢行环节是交通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路网中的步行、自行车路径体系。居住片区指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的连片居住区,是与人接触最密切的人居环境空间。“车行优先”理念指导下的封闭小区导致慢行路径体系不畅、居民出行结构失衡、绿色交通发展不利。正确识别可优化的路径资源、完善慢行路径体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知行合一的需要。探寻居住片区慢行路径体系优化方法,
天然岩体的力学行为受节理的力学特性和几何特征的影响。在地表或浅层,节理岩石的主要出现剪切破坏,因此,节理剪切力学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过去几十年,研究者们通过直接或间接方法,分别从宏观或细观角度分析节理的剪切行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节理剪切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一方面,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低法向应力水平下的剪切行为,对于中高法向应力水平下的研究还有欠缺;另一方面,作为岩石节理重要的力学性质之一的
实时有效获取土木工程结构在使用中的性态参数,是评估结构在服役期间安全性能的关键。现有的传感元件包括应变片、应力计、光纤光栅、压电陶瓷大都具有成本高、耐久性差、灵敏度低、长期监测耐久性不好的缺点。以往研究表明,橡胶基/水泥基压阻传感器具有感知性能优越、制备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特点,有望将其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领域。目前,有关橡胶基/水泥基压阻传感器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分别停
社区是城市治理与发展的基本单元,社区生活圈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在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生活圈成了整个城市运转的核心单位,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非常态的条件下,日益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也逐渐成为了社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正是由于本次青年群体的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突出了过去社区建设中青年群体的需求常被忽略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中青年群体热
我国儿童群体庞大,户外体力活动与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儿童久坐时间增长,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频发,住区作为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空间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该背景下,探讨住区开放空间环境与儿童户外活动之间内在关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格外凸显。本研究基于儿童户外活动行为的视角,调研分析住区开放空间儿童活动行为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影响儿童户外活动的开放空间环境因子,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住区开放空
地下煤层开采导致的覆岩移动及地表变形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采矿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掌握采煤对岩层和地表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对采矿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有限元方法和离散元方法模拟分析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问题,但是由于节理和结构面的存在,岩体变形的整体过程同时存在连续变形和不连续变形,无论是连续介质力学方法还是非连续介质力学方法都难以模拟岩体变形与破断过程。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基于RFPA的非连续变形位移(D
地震是结构安全最大的威胁,虽然钢结构被寄予厚望,但北岭地震和阪神地震中大量钢结构建筑因节点开裂发生的脆性破坏暴露出钢结构节点的抗震性能问题,由此开启了对钢结构梁柱节点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研究人员首先提出了基于延性设计理念的设计方法,这种节点能够避免脆性破坏,但由于修复困难、耗能效率低、荷载变化大等诸多缺点而逐渐被基于构件的设计方法取代,但它仍然存在构造复杂、耗能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屈曲约束和损伤控制
本文从试验和有限元两个方面对方钢管约束型钢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设计并试验了10个方钢管约束型钢高强混凝土短柱,对试验构件进行破坏模式分析与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然后通过验证有效有限元模型进行构件的扩充,通过有限元对构件进行应力分析和参数分析;通过验证前辈试验数据建立方形CFRP—钢管复合约束型钢高强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然后以此模型为基础对构件进行应力分析与有限元参数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