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2001版的基础上继续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中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多年的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实践显示其教学效率不尽人意。如果要逾越探究式教学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就需实施科学、有效、适应于具体情况的课堂教学方法或教学设计,构建适用于某种探究内容的教学模式,而这些应来源于理论与实践长期紧密结合和不断创新的劳动成果。本文将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初中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结合多年的初中生物一线教学实践和两年的对照实验教学,运用对照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实施基础(关注探究环境的方法和关注探究过程的方法),以及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进行了精心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在后测中,生物学习综合情况、学业成绩和探究意识等比对照班要好;一线教师通过全程听课后认为,本研究中自我完善后的教学设计和“双导”(三维教学目标导航和教师导学)教学模式行之有效。本研究认为:(1)在生物探究式教学实施基础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遇有明显难、重点之分的教学内容,教师可进行关注潜能生的分组。(2)在进行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和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遵循以下理念:①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围绕教学目标的完成而进行、②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构建的主导红线是充分相信学生、③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构建目标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如果在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上两点就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1)在合作分组探究式教学中,本研究提出了关注潜能生、关注学生兴趣的分组方式,探讨了寄宿班教师如何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对探究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2)提出了教师在实施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和构建教学模式时需遵循一定的理念;(3)“双导”教学模式由笔者原创并经多次实践检验,已被同行认可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可为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总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