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在机理与对策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nsh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自上世纪90年代被正式提出以来,发展速度愈来愈快,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突出。这就对目前传统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提出了客观要求。我国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体系建立,都远不能满足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立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客观现状,在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属性以及知识产权对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性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探讨保护模式,提出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相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属性的理论分析。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特征的深入研究,阐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关系,并论证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这也就为后文的论述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文化创意成果不同阶段、不同模式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全面、具体的分析了文化创意成果在各个产业阶段、各种保护模式下,应该如何利用知识产权的武器,达到文化创意成果保护的最优化。第三部分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首先从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入手,分析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其次对国外发达国家的保护实践、所获经验进行研究与总结,以引起下一章对保护对策的思考。第四部分是通过对以上章节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通过优化保护政策和法律制度,探寻保护机制,建立中介体系,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措施,实现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