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类竞争不断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不断增加,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根据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议的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开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运用心理调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成为了各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笔者首先通过查询和研读大量文献资料,对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其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调适做了理论阐释。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调适的内涵及类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心理调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功能,即促进功能、优化功能、完善功能和发展功能等。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调适的同一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再次,对心理调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进行了剖析。问题表现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薄弱,教育者找到目标靶难度大和知行时常不统一等。根源在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教育者自身素质欠缺和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当等。最后,在遵循运用心理调适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实现心理调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的措施,即进一步确立和贯彻好科学的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生自身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教育者应用心理调适的综合素质;完善心理调适的方式和方法;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等。总之,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调适的探索性研究,力争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理层面,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实现大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矫正不良人格,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为和谐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才成长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