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根据法律规定为保证房屋保修期满后正常使用而建立的专门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大修、更新、改造的资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繁荣,商品住宅数量逐年增加,作为房屋后续维护的保障,维修资金在保证居民安居乐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维修资金管理制度的发展,维修资金归集困难、使用程序复杂繁琐、资金保值增值率低等问题频发,使得维修资金的管理举步维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我国很多城市率先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促进维修资金管理的系统化和便利性。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开始构思的。在同一制度下,不同城市在维修资金管理上却有所差别,而且效果各异。因此,通过对维修资金管理中的政府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我国维修资金管理制度发展变革的认识,了解不同城市在维修资金管理中的行为模式和成效,并从侧面了解我国地方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和行政观念的转变。 本文以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概念出发,对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行制度进行概述,简要分析现行维修资金制度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存在的必要性,并对几个在维修资金管理中较为典型的城市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以泉州市为例,研究泉州市政府部门在维修资金管理中的行为、现状、缺陷及其原因,最后提出政府在维修资金管理中的行为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