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与左心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心肌磁共振技术(CMR),①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与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进而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射血分数(EF)与左心室失同步收缩之间的相关性;②观察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变化,以及不同冠脉支配区血运重建后,收缩同步性的改善是否均衡。方法:采集2010-2015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CMR检查的30例健康受试者(健康组)和3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组,其中1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核磁图像;使用德国TomTecTM公司开发的4D LV-analysis(?)MR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相关参数,包括①左心室容积参数:舒张末容积(LVEDV),收缩末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和每搏输出量(SV);②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收缩末离散度(DISPES),收缩失同步指数(SDI),收缩提前度(Pre-contr),收缩延迟度(Post-contr)以及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olume-time curves, VTC)。观察分析的内容包括:1)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变化,并与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2)分析陈旧性心梗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失同步性收缩的相关性;3)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变化;4)比较不同冠脉支配区血运重建后收缩同步性的变化。结果:1)心梗组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走形紊乱,一致性差,且收缩同步性参数(DISPES, SDI,Post-contr和Pre-contr)较健康组明显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陈旧性心梗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显著下降。2)射血分数和左心室失同步收缩呈中度负相关(0.4<IrI<0.8)。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DISPES, SDI,Post-contr和Pre-contr)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较术前走形平整,一致性改善,说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显著改善。4)前降支区血运重建后SDI和DISPES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动脉桥可以充分改善收缩同步性。但是,静脉桥血运重建区域(右冠和回旋支)的收缩同步性改善不明显(P>0.05),而且与静脉桥是否序贯无关。结论:利用心脏磁共振技术对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①与健康受试者相比,陈旧性心梗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差,易出现失同步收缩,且射血分数与左心室失同步收缩呈负相关,射血分数越低,左心室失同步收缩程度越重;②本研究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改善了陈旧性心梗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特别是动脉桥血运重建区域改善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