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白地霉提高低发芽率大麦溶解性能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k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麦是啤酒酿造的重要原料之一,占据啤酒原料成本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本论文针对部分国产低发芽率大麦溶解性能较差的缺点,利用白地霉提高其溶解性能。在制麦过程中分别接种5株具有高水解酶活的白地霉,均能提高麦芽的溶解,特别是胚乳细胞壁的降解;接种G. candidum JN-4其成品麦芽的溶解指标最佳, G. candidum JN-4液态培养表明:以5oP麦汁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5.5,接种孢子浓度为2 % ,装液量为50 mL/250 mL,摇床转速为200 r/min,30℃培养40 h,菌体浓度可以达到5×108个/mL的最大值。研究了制麦过程中真菌的变化。在浸麦和发芽阶段,所有的真菌微生物的总量都有明显的增加,发芽最后一天达到最大值。在焙燥阶段,真菌菌群水平下降,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制麦过程中添加白地霉能明显改变真菌群落的构成。初步探讨了微生物制麦的作用机制:浸麦初期,白地霉菌株利用接种时的菌体浓度优势,自身吸附到麦芽表面;随着制麦进行,白地霉菌株利用自身的生长优势,占据大麦表面,从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发芽期间,利用自身菌丝体穿透大麦表皮,增强大麦的穿透性,并协助大麦胚乳细胞壁的降解。以G. candidum JN-4为接种微生物,对甘肃省高海拔种植区的低发芽率大麦甘啤3号进行了微生物制麦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第1次浸麦时接种104个/g大麦的菌体,提高浸麦水温度至20℃,浸麦方式采用浸5断10浸3断6浸1,发芽采用升温发芽(14℃24 h,16℃24 h,18℃24 h,20℃24 h),焙焦条件为30℃5 h,45℃5 h,50℃4 h ,60℃6 h,70℃2 h,83℃3 h工艺明显促进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麦芽中能反应大麦胚乳细胞壁降解的粗细粉差、粘度和β-葡聚糖3个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10.0 %,22.4 %,36.4 %。
其他文献
针对某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频繁超限问题,在不同开采阶段提出了采用"‘U+I’型通风方式+邻近巷道抽放法对采空区瓦斯半封闭抽放+多种抽放方式相结合"瓦斯综合治理
龙脊古壮寨是广西代表性的梯田稻作农业社区,其壮族梯田稻作文化生态内容衍生于梯田稻作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旅游开发过程中应以壮族梯田稻作文化生态的原真性保护为前提,创新
摘要:目前,获取信息的最快捷方式,莫过于使用搜索引擎。而对于地理信息而言,由于地理数据的复杂性和数据格式的差异性,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缺少便捷的方式和入口。本文正是基
<正>如何让台湾同胞搭上大陆经济发展的快车,一直是10年来海峡论坛的主要课题之一,让台湾同胞共享大陆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海峡论坛不遗余力推动的事情。从最初的产业合作、台商
目的对影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发气胸的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8年12月在医院进行了经皮肺穿刺的60例患者为对象,对其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正】 一、引言旅游是定居者的位移和暂时留居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者在旅行中不刨造任何物质产品,是一项纯消费性的经济活动。鉴于旅游的这一特点,要发展旅游就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保留子宫挖除术的术式及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瘤50例患者,实施经腹挖除术(A组),同时选择50例实施腹腔镜下大部挖除的患者(B组)。A、B 2组术后均予3个月
本文从牛骨骼肌中提取肌球蛋白质并进行纯化以后,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压力(100、200、300、400 MPa)处理。通过SDS-PAGE检测得到肌球蛋白的纯度,以及受压程度。并对高压处理
对7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西分离株的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用DNA star软件将这7个分离毒株与我国常用疫苗毒株、国际上其他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
本文对新形势下的高中数学情境导入教学法进行了深入分析,该导入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倘若对所有数学课例都采用此法,会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本末倒置,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