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抗扰控制在主动型假肢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控制、传感器以及微电子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越来越重视主动型假肢的设计与研究。与传统的被动式假肢相比,主动型假肢不仅能够实现实时环境感知与自主控制,而且能够在上、下楼,上、下斜坡等运动中为假肢穿戴者提供动力。为了实现假肢的实时路况检测与协调控制,本文的研究与设计围绕主动型假肢的路况环境信息采集、路况识别与运动控制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对人体下肢运动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激光传感器的路况识别方法,并设计了包含激光距离传感器和惯性测量单元的硬件数据采集系统,对激光距离信息及地形高度信息进行采集。其次,为了改善主动型假肢存在的运动模式识别率低以及识别延时等问题,通过小波去噪算法对激光距离信息和地形高度信息进行滤波,提取特征值,然后选择训练简单、结构清晰的概率神经网络进行路况识别。通过与使用运动信息进行路况识别的方法对比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识别平地、上楼、下楼、上坡和下坡五种路况并提高识别精度。最后,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主动型下肢假肢模型,针对假肢建模过程中的参数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主动型假肢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对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与扰动补偿、非线性误差反馈三个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仿真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将自抗扰控制算法应用到主动型假肢的控制中,在MATLB/Simulink搭建实验仿真模型,进行主动型假肢自抗扰控制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抗扰控制器能够快速地跟随系统输入,取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以SINS/GPS/EC(Electronic Compass)组合导航系统为对象,重点研究了联邦滤波数据融合技术,为SINS/GPS/EC组合导航系统实现高精度导航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论文简要介绍了
该文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矩阵分析,Riccati方程,线性矩阵不等式等工具,在时间域中研究了具有数值界的时变参数不确定性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该文首先提出了HIT-Ⅳ型双足机器人总体设计思想,并给出了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根据HIT-Ⅳ型双足机器人关节驱动系统实际构成,建立了一个合理的关节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由于驱
无刷直流电机在静止或低速时反电动势为零或很小,无法被用来判断转子位置,需要采用特殊的起动方案.该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起动方案,使电机从外同步运行迅速切换至自同步运行,
该文研究了预测控制理论在油田联合站集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远程实时管理系统.该文介绍了国内外油田联合站集输控制系统自动化发展状况.通过对联合站集
该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单元串联载波移相PWM调制,并使用Matlab5.3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然后,把一种高性能的V/f控制方案引入中压变频系统.通过矢量的补偿定子电阻压降,进行转差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综合了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仪表等多种技术手段,是一种全分散、全数字化、智能、双向、互连、多变量、多接点的通信与
网络、通信和多媒体等多项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协同设计研究的进展.异地用户通过应用共享技术,可以对某一个设计对象共同操作,满足信息共享、协商讨论和共同设计的要求.该文根据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的成本不仅关系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降低成本的最大潜力在于产品的设计阶段.为了实现降低产品成本这一目的,有
该文共分8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分布式算法的概念.第二章将比较详细的介绍P2P的发展历史和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介绍目前比较流行的P2P的主要的应用.第三章将介绍对等点之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