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紫外法压载水处理系统除藻效果影响规律的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船舶运输则是世界货物运输的重中之重。船运过程中压载水的排放会对当地水体带来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这一问题已经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列为危害海洋环境的“四大威胁”之一。因而《压载水管理公约》应运而生并于2017年正式生效实施,同时《压载水管理系统认可导则》(G8导则)出台了新的规则,要求对压载水处理系统的温度、盐度等环境适用性进行考核。因而全球现有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将面临更严苛的挑战,当前全球研发应用最多的是紫外法压载水处理系统,约占压载水处理市场的46%,但是环境因素对紫外法压载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尚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因而本论文将针对紫外法处理技术,综合考虑新G8导则关注的温度、盐度、浊度因素,以及可能对处理效果产生显著影响的生物密度、光暗条件、营养水平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探明各环境因素对紫外法对压载水中微藻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本实验利用短波紫外辐照法处理模拟压载水中的典型微藻,考虑到细胞结构的差异性,分别选择了无细胞壁的湛江等鞭金藻和有细胞壁的新月菱形藻进行处理,在新G8导则要求范围内综合考虑压载水操作环境,针对光暗条件、温度、浊度、盐度、藻密度、营养水平六项环境因素设计高、中、低三个水平,利用Minitab15和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和数据分析,对不同环境因子组的微藻样品进行30天培养,利用叶绿素值和微藻失活率等指标,分培养初期、中期、后期三阶段对六项环境因素进行因素显著性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各环境因素影响的重要程度与影响显著性差异,并进一步探明单一环境因素在三个阶段对紫外除藻效果的影响规律。此外,通过对比研究环境因素对有细胞壁和无细胞壁微藻除藻效果影响规律的差异性,探明微藻细胞结构与习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为紫外法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提供客观评价。极差与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紫外辐照处理湛江等鞭金藻的实验中,培养初期阶段,各环境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显著性顺序依次为光照水平>温度>盐度>浊度>藻密度>营养水平,其中光照水平、温度、盐度和浊度是显著影响因素。培养中期和后期阶段,浊度影响显著性降低,而藻密度显著性提升,排序变为光照水平>温度>藻密度>盐度>浊度>营养水平;培养中期,光照水平、温度和藻密度均是显著性影响因素,培养后期仅光照水平对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对于新月菱形藻来说,培养初期和中期,各环境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大小主次顺序一致,顺序为光照水平>藻密度>温度>浊度>盐度>营养水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达到后期阶段,各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光照水平>藻密度>温度>盐度>浊度>营养水平。在三个阶段,光照水平和藻密度始终是显著影响因素,光照水平的显著性大于藻密度,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环境因素影响规律与方差分析基本相同,显著性水平分析总体趋势一致,但个别环境因素与方差分析结果略有不同。此外,光照水平、温度对两种微藻失活率始终具有正向影响,浊度、营养水平始终具有负向影响,而盐度和藻密度的影响水平由于微藻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通过对比环境因素对湛江等鞭金藻和新月菱形藻紫外辐照效果的影响规律,可以发现光照水平对两种微藻紫外辐照效果影响最为显著。温度和盐度因素对湛江等鞭金藻的影响显著性强于新月菱形藻,藻密度对新月菱形藻的影响显著性强于湛江等鞭金藻。在各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紫外辐照对湛江等鞭金藻的处理效果优于新月菱形藻。整体而言,高温度水平、低浊度水平、低藻密度水平、低营养水平以及自然光照条件下对微藻失活率具有提升作用。
其他文献
盐单胞菌(Halomonas)是中度嗜盐菌,最适生长Na Cl浓度范围为3~15%。绝大多数Halomonas菌株因为能够在高盐胁迫下合成渗透压补偿溶质Ectoine(1,4,5,6-四氢-2-甲基-4-嘧啶羧酸)而具有显著的耐盐性。海洋船舶生活废水的特点是盐浓度和有机物浓度较高。海洋船舶废水生物净化处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高盐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效率,降低酶活性特别是胞外水解酶活性,导致有机物等大
学位
石墨烯拥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使其在众多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脱离了成熟稳定的制备技术就很难实现其实际的应用价值。目前石墨烯制备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碳化硅外延生长技术、机械剥离技术和石墨氧化-还原技术。虽然衍生自氧化石墨烯(GO)的还原氧化石墨稀(r GO)电子特性相对较差,但是归因于廉价石墨的高产量生产以及最终产品易于溶液加工等特点,氧化还原法仍旧是目前最具有商业化应用潜力的
学位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的发展,港口航道污染疏浚物的处置工作逐渐受到关注。重金属是一类在环境中无法降解的高毒性污染物,受人类活动影响,疏浚物中可能蓄积一定量的重金属。传统的海洋倾倒可能无法满足数量巨大、污染情况复杂的疏浚物的处置工作。使用活性材料的薄层盖帽法(1~4 cm)具有处置成本低、操作难度小、可大规模海上原位处置污染疏浚物等特点。浒苔是一种生长和繁殖能力强,易引起绿潮的大型海洋藻类,已有研究证实浒
学位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日益发展,资源短缺,特别是淡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危机。太阳能驱动水蒸发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水处理技术。它具有高效,无污染和低成本等特点,已经被广泛的用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然而,光热材料的高成本、复杂的处理过程以及实际运行中较差的生物兼容性不可避免的限制其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易于处理和与环境有着良好的兼容性的光热材料将是
学位
根据《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甲基苯丙胺是我国滥用人数最多(118.6万名)的毒品,作为中国头号滥用毒品,其负面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需要对该物质进行长期监测以帮助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此外,其前体物质(麻黄碱)及类似物(摇头丸和甲卡西酮等)在中国的使用及滥用信息还不被人们所了解,因此研究以甲基苯丙胺为首的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流行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掌握中国苯丙胺
学位
药物由于广泛使用以及在水体中的日益增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多数污水处理厂(WWTP)的常规技术通常无法完全降解此类伪持久性污染物。它们对生态系统乃至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害。选取广泛使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AMT)作为目标污染物,因为它已在天然水体中广泛被检测到。光化学降解是水体中药物等污染物降解的重要途径之一。腐殖质(HS)是地表水中天然存在的光敏成分,对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具有重要影响。对腐
学位
重金属废水对于环境和人类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熟知。由于重金属的毒性和非生物可降解性,对水体重金属的处理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要求。因此,寻找高效便捷的水体重金属处理技术已经成为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内容。磁性吸附材料兼具吸附性和磁效应双重特点,成为水处理技术中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基于Fe3O4和活性炭的性能研究,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颗粒活性炭和改性磁性颗粒活性炭(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
学位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愈来愈突出,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PM2.5因其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等特点,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对PM2.5浓度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让人们更为直观的了解其变化趋势,还可以作为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为以后相关政策的调整提供的一定的参考。文章将支持向量机模型
学位
全氟化合物是近年来关注度非常高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多种全氟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在环境中最终会转化为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二者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全氟类物质,因污染量严重、性质稳定、具有生物累积性、对人体有很强的毒理效应,并且普通的处理技术难以彻底降解此类物质。目前能去除全氟化合物的主要方法有吸附法、膜分离法、臭氧法、光化学法、电化学法、等离子体法等。然而,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只能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