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尾矿砂复合地基受力与变形分析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x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尾矿砂地基具有高饱和、高压缩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尾矿砂地基所表现出的低承载力和高变形特点使公路建设遇到该类地基时必须要进行人工处理。为了理清人工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沉降变形机理和荷载分担情况,确定出较为合理准确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本文依托王繁高速公路项目,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手段,开展CFG桩、水泥土搅拌桩和碎石桩复合地基以及碎石垫层四种地基受力和变形方面的研究。论文借助模型试验模拟测试出的饱和尾矿库地区CFG桩、水泥土搅拌桩和碎石桩复合地基以及碎石垫层分别在51.7kN、71.7kN、91.7kN、111.7kN、131.7kN荷载作用下土层的沉降值、土压力值、孔隙水压力值、桩身应变等数据,分析了四种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规律,重点分析了桩侧摩阻力值、孔隙水压力值和土压力值模型试验数据,修正了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模型试验中的桩侧摩阻力值分析,给出了粘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侧摩阻力分布简图和分布表达式,同时得到了粘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侧最大摩阻力值位置随荷载增加逐渐下移的规律,其最大摩阻力值位置由距桩顶0-1/5倍桩长范围逐渐移动到距桩顶4/5-1倍桩长范围内;2.通过对模型试验中的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分析,给出了饱和尾矿砂地区四种复合地基在上部单侧排水条件下加固区土体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沿深度分布图示;3.基于模型试验各分析结论,修正了饱和尾矿砂地区CFG桩、水泥土搅拌桩和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明确了饱和尾矿砂复合地基的受力与变形性状,同时修正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可为类似工程处理方案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生产能力的日益提高,对城市供水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规模日益庞大。供水系统的复杂性也随之加大,传统的经验调度方式已很难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其取材方便、造价低廉、耐久性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量在役建筑己接近设计基准期,还有的由于超载、意外荷载等种种原因,在不同
近几十年来,由于建筑装修不当,使用一些散发有毒气体的建筑原材料和建筑装修材料,使得室内空气品质(IAQ)恶化,导致越来越多的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现代建筑物内的人们出现了病态
本文通过土工带加筋碎石大型三轴试验,分析了土工带加筋碎石的变形特性和比较了不同加筋层数对土工带加筋碎石的性能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建立加筋地基的计算模型,根据非线
现行抗震规范采用基于强度的弹性设计方法,其侧向力分布模式根据弹性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提出,而强震作用下结构会进入弹塑性状态,基于性态的结构抗震设计需要依据弹塑性状态的层
降雨入渗是非饱和土边坡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滑坡与降雨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降雨条件下边坡失稳规律,并建立定量化的分析模型对于滑坡灾害的预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
悬臂弧形挑篷被广泛的应用于体育场主看台及公共场馆敞开式出入口大厅等建筑中。这类结构的空间三维特征使得表面的风荷载分布极为复杂,而结构的悬挑特性,又造成其对风荷载作用
近年来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对构件或结构进行修复、加固和翻新的新技术,在国际上深受重视并已获得了较多的应用和发展。由于碳纤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
现代建筑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土木工程理论的发展,目前应用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地基三者的共同作用方法用于工程实践中是土木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它们不但满足静力平衡,还满足变形
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耗能梁段率先受剪屈服,通过它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其他构件的受力,以保证整个结构的安全。本文着重就不同耗能梁段长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