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形成一定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偏重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生物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生物知识的学习当做死记硬背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和课堂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与当前新课改强调的核心素养相违背,也不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概念模型引入到实际的高中生物课堂中,其灵活性、形象直观性、重点突出以及思路清晰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当前的高中生物课程。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分析概念模型应用到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教学设计策略以及应用效果。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与概念模型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研读与梳理,总结出模型和概念模型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同时对模型、生物模型、概念模型以及模型构建等概念进行了概述,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接着根据概念模型的特点,将概念模型分为四种类型:集合式、流程图、概念图、图解式,并阐述了概念模型建构的原则、建构的一般程序以及如何生物课堂上合理应用概念模型。然后以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这本教材为依托,总结教材中的概念模型资源,为概念模型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概念模型的一般操作流程进行了阐述,对概念模型建构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选择,根据操作流程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开展了相应的教学实践。最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调查问卷、课堂观察以及学生成绩等数据的统计、收集和分析,实现对概念模型建构的应用效果的评估。本研究最终总结得到了以下相关结论:(1)概念模型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中能够增加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2)概念模型建构有助于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建模思想、建构概念模型的能力;(3)建构概念模型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升关键能力。概念模型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进行知识的迁移,提高生物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增强逻辑理性思维能力。(4)概念模型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中能够提高高二学生的学习成绩,对高中生物教学产生一定的良好促进作用,相对的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5)概念模型应用于生物课堂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